摘要:初中數學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要把握好,才能夠教師教得好,學生也學得到,而有效的反饋是把握好教與學關系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數學課堂中有效反饋的實踐進行初步的探討,力求提高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 有效反饋 效率
一、初中數學課堂反饋存在的一些問題與分析
現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反饋,比如“堂堂清”教學模式中,課堂反饋是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課堂反饋這一環節依舊有一些問題:
1.課堂反饋環節比例較少。整節課基本上是教師講題,學生記題,到講完之后再問學生是否懂。這樣的課堂反饋,效率較低。
2.課堂反饋的形式比較單一。為了追求快速,教師只是用集體提問,“這樣對不對?”。提問只是提問會的同學,而忽視了不會的同學,使得他們的問題沒有能夠及時的反饋,不利于教與學的關系調整。課堂效率低下。
3.學生不重視課堂的反饋。有部分學生以為聽了新的內容,就行了,可以不用做參與課堂的反饋環節。導致他們有些基礎的知識不過關。
二、初中數學課堂反饋有效的基本標準
1.有效的數學課堂反饋是及時的。課堂反饋的重要的作用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的策略。調整好教與學的關系,學生才能夠學的更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2.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反饋是全面的。課堂反饋要全面貫穿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才能夠及時反饋,及時調整。課堂反饋要面向全體學生,才能發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及時調整。
三、初中數學課堂反饋有效策略
(一)教師要預設好反饋問題。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對重要的知識點,預設好問題,要想想不同層次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時糾錯,保證課堂的反饋的有效性。
案例1:如圖,已知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的圖象交于點A(2,2)、B(,n).
(1)求這兩個函數的解析式;(2)求的面積;
(3)將一次函數y=ax+b的圖象沿y軸向下平移m個單位,使平移后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有且只有一個交點,求m的值.
本例題主要是復習了待定系數法求解析式,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交點,以及產生的面積問題,主要復習直接的求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解決。但是有些學生在只有縱坐標或者橫坐標,利用方程思想解題,或者倒過來知道面積求點以及一次函數時,學生往往建立不了解題思路。可以設立一下變式:
變式訓練.如圖,設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為(k>0)
(1)若該反比例函數與正比例函數y=2x的圖像有一個交點的縱坐標為2,求k的值;
(2)若該反比例函數與過點M(-2,0)的直線的圖像交于A,B兩點,如圖所示,當的面積為時,求直線l的解析式.
通過以上變式,訓練了學生的薄弱之處,達到了及時反饋提升的效果。
(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及時激勵學生。
看看學生是否認真地聽講,學生的眼神是聽得懂,發亮的,還是打不起精神,是否要調整教學的進程或者難易度等。學生是否有一些好的問題,是否有學生小聲地說出自己的問題,在關注學生反饋時要眼看四方耳聽八方,讓學生都參與進來,對個別不能夠參與進來的同學,要在練習時給予個別的巡視指導。對正確的答案和有亮點的提議要及時肯定,以激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教師重視反饋的層次性。
在課堂反饋時,要重視反饋的前面性。教師要從優秀中等差生中,分別進行了解解題的情況,從教學的目標出發,有針對性的提問學生,板演的時候也要照顧全部學生的比例,把問題反饋出來,及時更正。對有一些錯誤的答案,可以根據學生的錯誤思維,指出錯誤的地方,引導學生改正錯誤。例如,在案例1,可以讓中等或者中等層次偏下的同學完成,講解題思路或者板書。而變式則可以讓中上水平的同學講解題思路或者板書。其中,求面積的方法有多種的切割方法,可以讓思維比較活躍的“尖子生”回答問題。
(四)教師進行形式多樣的反饋。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每節課都要預設充分的練習時間,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反饋出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思維過程。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巡視,了解各層次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的策略。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例如,每位學生一臺平板,進行數學與信息化的結合,及時批改,及時反饋,也方便學生課后復習。可以進行小測,每節課可以預留時間,進行當節課的小測,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及時過關,爭取在作業鞏固前就能夠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的過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節課的效果,通常要通過有效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的策略,才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王靜.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J].學周刊,2016(03):192-193.
【2】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06):96-97.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育才實驗學校 溫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