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開展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因為教學老師不僅需要重視閱讀教學,更要重視提高學生們的閱讀實踐能力。本文即是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小組合作教學探究以及引導學生閱讀實踐三個角度出發,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性的路徑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以及提高小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學老師要從實踐性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應用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只有通過實踐的磨煉和檢驗,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才能夠逐步提高。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學老師首先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因為只有真正激發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當中。可以說,這是有效引導小學生積極自主開展語文閱讀學習的基礎。相對于語文老師的教學而言,激發小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興趣也能夠很好地方便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
具體而言,激發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過故事導入、趣味導入等,均可以很好地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例如,在教學“猴王出世”這篇課文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孫悟空出世時的場景。因為這是篇神話題材的文章,而且同學們對于孫悟空更是耳熟能詳,所以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孫悟空的出世場景進行想象。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可能都會認為孫悟空出世時必然會有異象出現,比如天崩地裂、電閃雷鳴等。但是,在學生想象結束之后,教學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對于孫悟空的具體出世場景進行欣賞。其實,文章當中并沒有講述過多的異象,只是對于這塊仙石進行了簡單的描述。此時,學生可能會有所失望。但是,教學老師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開示學生。比如學生們在出生時是否存在異象。盡管沒有異象,但是并不妨礙大家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大人物”。因為孫悟空的出世也沒有異象,但是孫悟空通過后天的努力逐步成為“齊天大圣”,這樣對于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課文也具有很好地引導作用。
二、小組合作教學探究
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自身語文閱讀學習能力的提升。因為只有切實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才與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相契合。但是,因為小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有限,所以其自身并不具備深入閱讀和學習語文課文的能力,因此,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才能夠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
此處依舊以“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為例。教學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不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能力就能夠進行解答的,所以,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學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所謂科學分組,就是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而不是任意分組或者前后桌分組。因為不同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同,教學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科學劃分,即將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安排在同一小組,如此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的效果。在完成對學生的分組之后,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此時,教學老師可以進行巡場監督,以了解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思路,同時還可以加入到學生們的合作探究過程當中,并對學生們的探究思維進行引導,以此保證學生們的合作探究效果。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教學老師只是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引導,而不是告訴學生答案,否則難以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在學生合作探究結束之后,教學老師再對學生們的合作探究結果進行整理,并以此為基礎展開針對性教學。
三、引導學生閱讀實踐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激發學生興趣以及引導學生思考都是為了引導學生閱讀實踐做鋪墊。當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之后,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廣泛進行語文閱讀,以通過閱讀實踐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對此,教學老師可以直接要求學生進行閱讀。首先,教學老師可以指定學生閱讀某本書籍或者文章,然后持續跟進學生們的閱讀進度。引導學生閱讀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們的閱讀量,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學老師不斷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因為只有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學生才會形成閱讀的壓力,也才會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閱讀。其次,教學老師還要經常性的抽查學生們的閱讀效果。比如學生已經閱讀了多少內容,其對于某篇文章的理解與認識如何等。通過傾聽學生們的閱讀見解便能夠了解學生們的閱讀不足,進而為學生展開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這需要教學老師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同時也需要教學老師不斷地鍛煉和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思維,而且還要要求學生不斷進行閱讀實踐。這既是一個線性的閱讀教學過程,同時又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閱讀教學過程,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也必然會在這個不斷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金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8(02):45.
[2]李明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進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54.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陽光小學 徐秋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