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珍
摘要:學生的德育發展是學生心理成長的重要內容,而且學校是學生成長階段的重要環境,所以學校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德育發展環境,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發展。英語是一個語言學科,在語言學習時涉及背后的人文知識,是一個德育精神培養的資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動學校德育工作各方面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德育教育;滲透?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92
前言:
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英語這一門語言的知識掌握,還有這一門語言背后的人文知識的普及。教師通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斷發掘英語其中有關于德育知識的內容,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和創設合理的教學方法,把英語教學與德育工作融合起來,從而起到德育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本文探究德育工作的滲透策略,以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以及思想觀念,并為一線教師提供一些教學方向。
一、融合教材,發掘體育中德育教育
英語教材的編寫里不僅僅包含英語語言技巧和知識內容,還包含著這一門語言背后的發展歷史和人文特色。在課堂上教材一直是教學的基礎,教師可以充分發掘英語教材中有關于德育知識的內容,將其提煉出來與德育工作相配來進行教學。或者教師針對提煉出來的德育思想歸納整理,發掘其與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精神相通之處,從而在課堂上進行普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滲透式教學,讓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里得到德育精神的熏陶。
例如在“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的學習中,首先教師仔細研讀這節課內容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做到守時守信等。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先讓學生把握這一節課的知識點,接著從內容講解的環節開始向學生傳遞有關于合理安排生活和在做事做人要做到守時守信的道德思想,學生在理解知識內容的同時,感悟其中的道德觀念并聯系自己的生活來體會“合理安排生活和在做事做人要做到守時守信”的重要性。
或者在“It's important to have good habits.”的章節學習中,教師要發掘這一節課里與德育有關的價值觀。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主題可以提煉出與德育教育有關的價值觀念就是“好的習慣可以影響人的做事效率,甚至影響以后的人生”。先發掘課程內容里有與道德教育有關的價值觀念,然后提煉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點明,讓學生明確知道“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的價值觀念。這樣的教學過程在無時無刻地滲透著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充分地在教學內容里體現,有助于學生德育精神的發展。
二、掌握學生心理,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教學并行
初中正是處于一個叛逆時期,個人思想觀念體系在不斷的完善。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正確地進行德育教育,在思想觀念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比如這個年齡階段,部分同學因為害羞而羞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明白勇敢表達自己才是正確的觀念。再或者有些同學會比較心理脆弱,因為不擅長英語語言的學習,然后心理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教師需要重點關注這種現象然后即時給予鼓勵,從德育思想角度正確引導學生。
例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在這個課堂里先向學生展示有關于這節課內容的知識點,接著課后安排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以及自我準備來進行一個介紹形式的演講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英語口語表達自信心。針對活動中表現稍顯遜色的同學加以鼓勵,讓他們明白一個觀念就是勇敢地站上臺表達自己就是最優秀的,敢于踏出自己的舒適區,踏出第一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除了課堂教學活動上的德育滲透,在英語測試或者期末考試,也可以進行德育知識滲透。在考試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考試的目的,考試是為了查漏補缺這一個階段的學習,應該以一個放松愉悅的心態看待考試;在考試完之后,教師應該面對成績不理想陷入自暴自棄的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引領他們以一個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考試結果,可以分析探究失敗的原因從而查漏補缺為下一次做準備。在教學各個流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正確的德育觀念,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內容,提高了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情景教學的方式融入生活化德育教學理論
情景教學內容靈活多變,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適時地變化來服務教學。英語這一門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應英語進行交流,從而降低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煩。而德育精神極具生活性質,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中模擬生活化的情境進行英語教學,并在其中滲透德育精神,有助于學生在理解英語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理解德育精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環節里設置一個模擬生活的情景化活動,例如上學的時候學生衣著的選擇生活情景。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學生切身體會情情景背后的德育精神。學生可以通過這一節課的主題以及情景教學活動的目的,反思了解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并從中悟出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和優良品德,要正確看待校規,班規,以及明白父母和教師合理建議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外審美觀的差異和中西方關于青少年不同文明準則問題,要明白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展示自己的個性的重要性。
總結:
綜上所述,道德教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研究的熱點。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質量對初中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改變其傳統落后的德育教育方式,創新初中英語教育中滲透德育教學方法,實現德育教學的實踐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培養品學兼優的初中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艷紅.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J].魅力中國,2021,(1):169.
[2]萬玲宏.初中英語學科的德育滲透[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5):542.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學?山東?泰安?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