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波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23-03
摘 ?要 ?現如今,網絡與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特別是在疫情期間,MOOC、SPOC、直播課堂、微課等多種線上教學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高校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備受推崇,成為當下教學變革的主流。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及其改革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使得傳統教學模式迎來新的挑戰。
關鍵詞 ?SPOC ?教學 ?體育課程 ?實證研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用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了“建成人人享有的優質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一、SPOC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可行性分析
近幾年來,MOOC的迅猛發展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給高等學校教育造成了巨大沖擊。但MOOC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一系列問題,如退學率高、學習體驗不完整、缺少教學互動等,便催生出許多新的學習形式,如SPOC、MOOL、MOOR等。其中,SPOC以小眾化和限制性準入的特點而著稱,是國內外許多大學都在嘗試的在線課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為“小規模私密在線課程”,SPOC作為MOOC的衍生物,其“小規模、私密”與MOOC的“大規模、公開”相對應。
(一)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觀念中,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宰者,是知識(包括體育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學生作為知識的接收者,他們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高校體育SPOC教學是碎片化交互式學習型課程,以視頻為載體,視頻內容模塊化,按問題組織知識點,以知識點開展教學。將體育基礎理論知識根據其內在聯系與邏輯整理成連貫的知識點,并通過錄制視頻或引用其他網絡教學課視頻。視頻包括教師的講解示范和練習方法(時長5~10分鐘),再通過測驗,以及和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一并上傳到SPOC系統網絡平臺供注冊學生自主在線或下載觀看、學習。最后通過傳統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總結、交流學習情況和學習心得,共同探討學生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并拓展、深化課程知識。在這種課程模式中,教師不是課程的主導者,而是更多地扮演課程的發起人和協調人的角色。
(二)轉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促進體育教學改革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是最主要手段,學生跟著模仿。然后教師再安排練習和糾錯,如此顯得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提高且班級教課、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在SPOC學習平臺中,學習資源豐富,學習者能自主選擇,通過平臺影像、音頻等資料的播放,把教學大綱中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在線、更直觀的形式讓學生得以吸收。譬如,在傳統課堂的教學中體育教師一般通過動作的示范,做到以形帶課。平時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肉眼觀察,身體模范學習一些動作和技巧。但是這些傳統教學的弊端很明顯,畢竟不是每位體育教師的動作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規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個體差異,教師也很難把握學生的真實水平。然而利用網絡開展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動作的慢放、連貫等操作,以點面結合的形式抓住動作要領。這不論對學習者還是教學者來說都需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和方式,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轉變成自主學習、自主安排、自主探究,而教師的教學則由傳統的講授示范變為組織、引導和輔助。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的交流便增加了,這對于班級授課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SPOC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優勢
SPOC教學基于在線平臺的資源、技術和教學手段,再結合理論的運用來輔助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同時融合了現有線上教學模式的優勢,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評價、教學反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這一教學模式在少數的教學課程中被運用,互動學習課堂是這一教學模式最大的優勢,學生從被動吸收轉變成主動參與,設置教師也可以授權學生進行課程單元的設計,如此最大程度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現在就以籃球教學為例,說明SPOC教學的優勢。籃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項目,也是目前高校體育課程中被選擇最多的項目之一。隨著籃球教育的普及,籃球教學越來越趨于低齡化,在社會體育學中的推廣度也明顯高于其他課程。籃球的推廣和普及不僅要求籃球教學的合理設計,也對籃球教學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籃球教學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很多籃球授課教師還是建立在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之中。他們在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時缺乏創新和反思,這無疑對籃球的教學毫無益處。然而SPOC教學的優勢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對傳統的籃球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SPOC教學是吸取了傳統籃球教學的優勢,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在教學模式上有更多的互動和教學。教師和學員之間保持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積極的學習環境下突破傳統籃球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的參與度也會得到很大提升,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和進一步學習籃球的動機。
三、SPOC教學內容結構設置
籃球教學逐漸采用SPOC教學的優勢,其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的結構設置上。高校籃球教學的內容設置關系到課程學習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目前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設置仍舊依賴教師和學生對立關系。籃球是一項互動性、交流性特別多的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對抗性激烈的賽事,其不僅要求學生懂得籃球項目的基本技巧,還對學生間的團隊合作關系、默契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傳統授課的基礎上將不再讓教學成為獨立的學生間的學習,而是要向互動學習和自主學習過度。教師如何采用SPOC教學的優勢來開展籃球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在SPOC教學籃球課程的設置中,教師可以充分整合資源,對教學的視頻資源進行重新梳理和排列,學生有序觀看視頻,互動地學習視頻內容,通過視頻中展示的籃球理論知識和籃球動作技巧來完成教師的授課任務,從而進行教學評價。我國傳統的籃球項目不但對學生的籃球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團隊如何合作、如何分工也提出了要求。籃球不是個人的項目,而是集體的協作。教師在傳統籃球課堂中,從運球這一動作開始就采用學生反復練習,直至動作連貫和協調。學生的學習只是枯燥地從事機械性練習,這會使他們對運動學習的興趣逐漸喪失。但是在SPOC教學的模式下,學生不但可以通過視頻學習到動作要領,還可以通過視頻觀察到實際比賽中學生之間的傳球、運球等技巧。這是一種互動式學習,也是學生自主的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傳統教學無法替代的。
基于SPOC籃球課翻轉課堂課中階段的課程教學的基本結構與傳統籃球教學的課程結構相類似,即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為了讓學生達到課程目標,真正學會和掌握籃球知識與技能,在課的基本部分,基于SPOC的排球課翻轉課堂首先讓學生先進行講解和示范,學生是主體,教師從旁輔助與點評。翻轉課堂教學不僅改善以往教師在基本部分技術動作講解單面示范的時空局限,同時還讓學生把課前多角度觀看形成的動作技術概念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提高技能練習效率,而這正是基于SPOC的籃球課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重要區別。
四、基于SPOC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博弈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如何將MOOC、微課等優秀的在線學習資源引入實體課堂,嘗試構建一個借助SPOC理念開展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學習模式,以此為在校學生提供多樣化課程資源的同時通過優化教學活動設計,改進現有傳統學習模式中的缺陷,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創造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從研究視角上看,以往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研究多聚焦在傳統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師素質、教育對象、教育環境,教學方法等方面。隨著慕課的發展,關于把慕課教學與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相結合的研究增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視角更多轉而聚焦于教育影響、教學改革等方面。本研究基于傳統課堂教學和慕課教學結合的SPOC教學,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做相對系統地研究,以期豐富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研究的視角。
從研究內容上看,之前的研究更多是直接研究SPOC教學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價值和影響,或單獨研究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本研究通過深入挖掘SPOC教學的理論基礎,對比分析SPOC教學的優勢,以增強SPOC教學運用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說服力,并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三大教學環節出發,每個環節都緊扣高校體育課程學科的特殊性,在保障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不偏離其本質的基礎上,對SPOC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做較為完善地系統理論構建。
五、基于SPOC課堂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效果評價
我們對體育公共課程中籃球選項課程開展效果進行評估,抽取的班級為2020級土木建筑專業的2個平行班級。201班、202班(共50人)為教學改革班級,203、204班(共50人)為傳統教學班級。兩個班級的籃球任課教師均由同一人擔任課堂設計,201班、202班采用SPOC課堂教學模式,203、204班采用傳統授課模式。
在開展一個學期的籃球教學之后,對兩個平行班級開展體育教學效果綜合評價。
1.課前考評。考評的內容主要是學生上課之前的在線學習情況及參與程度,記錄學生在SPOC平臺上的學習次數、學習時長、提問次數、練習和討論情況,形成學生的學習檔案。
2.課中考評。從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考評。一方面成績來源為學生的平時成績,教師設計教學活動記錄單,記錄學生課堂參與度、學習表現、隨堂測驗情況、實驗操作情況等;另一方面成績來源為期末考試成績。綜合這兩部分的成績,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依據。
3.課后考評。對教學模式改革班級和傳統教學模式班級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201、202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明顯優于203、204班。采用學生訪談和問卷等方式,圍繞在線學習、課堂成效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調研,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問卷調查圍繞學習興趣、團隊合作、思維能力、科研素質、新知識的掌握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提升情況,結果發現201、202班的教學效果反饋顯著優于203、204班。
參考文獻:
[1]田生湖,趙學敏.在線教育對高校教學及其師生的影響——以SPOC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6(06):1-4.
[2]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從MOO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28-34.
[3]黃俊玉.慕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3):88-94.
[4]鄭學偉.基于碎片化學習的微課程分解策略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3):70-71.
[5]張振華,吳躍.體育有效教學五種練習設計與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12):84-87.
[6]雷愛霞.網絡課程中在線討論的設計與實踐——以“視聽語言”網絡課程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6.
[7]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05):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