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崢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的迅猛發展,全國各地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暴露出各種各樣的不足,如校園文化建設滯后,因此要及時創新教育理念,加快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速度。保證校園文化建設在人才培養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人才培養;校園文化
一、高校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的關系
(一)人才培養需要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1.校園文化具有基礎性作用
高校制訂的人才培養目標不但要著眼于大學生的個人生存能力,而且要幫助大學生學會做人,要將切實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置于重要位置。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是發展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是促使當代大學生形成高尚品德的根基。只掌握高超的專業技術而道德低下的人才不會得到時代的青睞,只有“有德有才”的人才才能成為社會緊缺人才。而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中展現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幫助大學生實現健康成長的主要途徑[1]。
2.校園文化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
科技創新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內容,其不但能夠幫助大學生學會生存,而且也有利于發展大學生的創新水平。為了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高校務必要大力關注科技創新,在人才培養中著力發展大學生的專業技能[2]。
(二)校園文化價值需要人才去傳承
1.高校學生的價值觀
高校人才培養具有下面這些特點:第一,大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高超的專業技能、擁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質,這部分大學生對外代表著高校的核心精神;第二,有的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表現突出,在本職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貢獻。不管大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只有將自身良好個性與高校的人文精神緊密融合在一起,才有利于形成高校特色,其對外則展示著高校的文化精神,是高校的核心文化價值觀。學生進入社會生活以后,其擁有的文化因素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依然會發揮傳承高校校園文化的作用[3]。
2.高校學生的文化競爭力
社會各界在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優秀時,大多通過考核其培養的大學生來確定,因此,高校只有致力于人才培養才能吸引優秀學生前來。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高校人文精神欠缺,社會各界普遍認為,當代大學生專業技能突出而文化不足。所以我國高校要將提高文化層次置于重要地位,要培養具有校園文化與大學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保證人才培養措施中引入校園文化理念與精神內涵,才能為社會培養具有文化競爭力的人才[4]。
二、高校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融合建設策略
(一)挖掘高校校園文化內涵
1.重塑大學精神。
校園文化是高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積累不斷凝練不斷創新而逐步形成的、具有較強活力與凝聚力的文化內容。在時代的快速更新過程中,我國各個高校均創建了特色突出的校園文化,大學精神屬于校園文化中的重點內容,是一所高校展示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形式。高校規模雖然不斷擴大、師資力量不斷增強,但還需高度關注文化積淀問題。高校要想創建自身品牌則需大力發掘文化內涵,塑造本身大學精神。
2.使高校學生產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
文化引領與凝聚作用在時代更新中展現著不可比擬的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大學精神主導著高校文化的發展,而大學精神又涉及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而且主要表現在大學生的言行當中,是大學生核心文化價值觀的體現。對高校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發掘,務必首先要分析大學生的核心文化價值觀,保證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號召力,才能引導大學生產生文化認同感與文化自覺感。文化認同感指的是群體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從而認同群體文化。文化自覺感指的是大學生主動感知一定文化歷史范圍內的文化現象,同時思考這種文化在將來一定時期內的發展狀況[5]。
(二)充實高校人才培養的文化建設載體
1.外部環境氛圍彰顯的文化核心理念是根基
開展文化建設離不開物質材料與資源的支持,雖然我國高校資源配備水平不斷提升,但因為我國高校的辦學目標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因此培養措施不具備較強的文化活力與文化吸引力,大學生只掌握了高超的專業技能而不具備專業精神。還需充分借助物質文化的作用,第一,對歷史文化進行深入分析,努力創建文化氛圍,要保證校史校訓校歌均以校園文化為核心。第二,校園規劃與建設要考慮特色突出的文化內容,只有保證高校布局合理才能使其在提升校園文化內涵方面展現一定的作用。第三,以大學精神為核心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力爭短時間內創建自身品牌。
2.構建個性化文化育人機制是保障。
個性化文化育人指的是高校校園文化要做到特色突出,通過創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表明文化的核心內容,進一步彰顯文化育人功能,從而促使高校人才培養與文化建設實現融合,為大學生提供展現個人才智、發掘個人潛力的機會。創建個性化文化育人制度是為了幫助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使其早日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有用之才,這也是高校校園文化精神的表現。大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我國高校的文化育人機制還不成熟,其文化內涵有待進一步充實,其在人才培養方面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創建個性化文化育人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
三、結論
高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是為了培養文化傳承者與社會文化貢獻者,高校文化建設是否能夠在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關鍵還是各項規章制度的建設情況與各類載體的運行情況。我國高校要及時轉變育人思想,認真理解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加快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的融合,保證人才培養借助校園文化建設實現跨越性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畢淑峰,陳向陽.校企協同育人下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探索[J]. 安徽農業科學. 2020(16)
[2]黃曉東. “微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利用探究[J]. 科技資訊. 2020(23)
[3]李晨旭,周姝.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行業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討[J]. 科技資訊. 2020(23)
[4]程剛,賈文龍,胡曉艷.地方農業院校如何通過校企合作實現產教融合協同育人[J]. 西部素質教育. 2020(08)
[5]呂發奎,張臨財.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化學化工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J]. 廣東化工. 2020(01)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