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仕燕
【摘? ?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教學方法就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任務,這既是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要求。本文探討了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地理?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67
地理在高中階段是一門基礎性的人文學科,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說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所在。地理作為研究世界地貌、氣候等內容的學科,包含豐富的知識。在目前的地理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規律,這些將是完善地理教學,適應新課標要求的關鍵所在。
一、高中地理教學的新要求
學生系統學習地理的初始時期是初中階段,初中地理知識較為簡單,學生往往通過背誦就可以掌握。由于地理并不是中考的主要科目,因此,大部分初中學校并不注重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甚至并不具備專業的地理教師。以此來看,初中地理學習對于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并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導致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時沒有掌握很多的地理知識。所以,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高中時期屬于學生地理學習的奠基時期。高中地理學習范圍十分廣泛,很多知識較為復雜難懂,也是較為抽象的,對于高中生來說,盡管他們已經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但在理解這部分知識時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新課標要求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會將知識應用于實際,應用地理知識來觀察生活,觀察世界。除此之外,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也是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良好的地理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對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標背景下現代化人才的培養要求。因此,深入研究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
(一)地理教學不受重視
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地理是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地理在高考分數中所占的比重較少,所以經常被教師、學生和家長所忽視。學校在制作課程表時,往往安排較少的課時。課時少卻承擔著較大的教學任務,這使得教師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壓縮在較短的時間內,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強制性地壓縮教學內容,對部分重要知識不能進行系統完整的講解,也無法為學生補充相應的課外知識,這使得地理教學只是一個機械式的過程,學生無法學到系統完整的地理知識,不利于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較低
在高中階段,一些學校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上,對于地理則是處于較為忽視的狀態,因此學校在地理教師的培養方面也不夠重視。目前部分高中普遍存在教師專業素養低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知識水平不足。大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基礎不扎實,在上課時不能及時準確地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甚至還存在知識點講解不正確的情況。在課外知識的補充方面,教師也缺乏足夠的水平與素養。知識的學習是長久的過程,知識的重要性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吃老本”,必定跟不上時代。二是教師的教學技巧不足。高中階段屬于學生學習壓力較重的時期,他們長期處于較為枯燥的環境中,身心較為脆弱,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會進入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失去地理思考的思維與能力。
(三)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高中時期學生的生活較為枯燥,學習壓力也較大,他們對于事物的探索欲也降低了很多。枯燥的課堂氛圍、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習成績的不理想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只有改革教學方法,克服這些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地理學習的重視度
素質教育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學校與教師還是一味地忽視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則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教師、學生都要轉變觀念,提高對地理學科的重視度。學校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增多地理課的課時,確保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認真對待地理教學,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課;學生要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認真上課、聽講,按時完成課后作業,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學習更多的課外地理知識。
(二)加強對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素養的高低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首先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根據時代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多多閱讀一些與地理有關的著作,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涵養。其次學校也要盡可能為教師安排培訓,與其他學校進行教學交流,在取長補短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教師的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學會打破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創造多樣化的課堂。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知識,教師還可以借助各種教具,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總之,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及時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完成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新春,丁月亮,劉福坤.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8(44):149.
[2]盧光彬.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的創新形式[J].高考,2021(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