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瑋
【摘? ? 要】數學作為素質教育至高等教育貫穿始終的重點科目之一,關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廣大數學教師不停探討和研究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聯系自己的小學數學教育經歷和工作體會,簡單敘述一下常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2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認知能力和題目解答能力外,最基礎、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的提升。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綜合歸納小學階段數學學科中計算能力的本質和內涵,結合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和認知特點,簡要介紹以下三方面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要點。
一、科學合理地規劃計算教學內容
關于小學階段數學科目中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和自己所帶學生的能力水平來綜合考慮。不能盲目地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順應學生的能力水平。最合適的模式是既滿足培養學生基礎的計算能力,又處于學生現階段的能力范圍以內。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計算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劃和比例,教師也應當盡可能地做到科學且合理。教師必須充分理解到的一點是,課堂教學內容是學生后續一切學習的根本,同時課堂教學方法就更是學生借以深入學習的依據。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提升學生計算能力,教師必須做到科學合理地規劃計算教學內容這一重要前提,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那么,教師如何做到科學合理地規劃計算教學內容呢?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點可以概括為“以教學大綱要求為主,以學生學習能力為輔”,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時間安排和體系結構。從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大綱來看,對于計算能力的要求包括簡單的加減乘除體系和四則運算的基礎。而學生此時期的認知能力還不夠全面,并且具有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轉移,思維不夠靈活等弱點,他們雖然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理解基本的計算過程,但仍然存在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及時掌握學生認知出現偏差和薄弱的部分,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相應的計算教學內容。
二、保證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
數學計算作為一個具有一定技能性和準確性要求的學習過程,學生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計算能力才能完成計算要求。然而,計算能力的提升僅僅依靠課堂教學上的聽講是遠遠無法實現的。任何一項技能操作都只能在實際練習中得到熟悉和掌握,數學計算技能也不例外。在技能性操作的重復過程中,學生得以不斷地反思體會每種計算方法的內在原理和求解規律,在一遍又一遍的加強練習中,逐漸提升基礎的計算能力。而對于學生計算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和盲區,也只有在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中,才能逐漸發現并加以改進。由此可見,為了滿足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教師必須在日常的教學中安排學生保證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才能真正實現小學階段數學教學要求。
那么,教師如何安排學生保證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呢?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節奏和課后練習計劃的把控。當每個課堂教學的小要點完成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具體班級的時間安排和學生不同掌握程度,進行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規劃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只有因人而異、符合不同學生特點的練習安排,才能發揮出查漏補缺、有針對性提升的作用。教師必須注意的是,雖然盲目的題海戰術不可取,而若只是流于形式的練習安排同樣也難以收獲應有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安排給學生的計算練習中,如何確保一定的質量和合適的頻率是關鍵。一方面,練習質量的保證需要教師借助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理解來進行合理把控。另一方面,練習頻率的控制需要教師結合學生不同的掌握水平和學習能力具體對象具體安排,遵循因材施教的不變方針。
三、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和總結
對于知識的回顧與反思,在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安排學生完成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以后,還應該督促學生及時地對計算練習結果進行糾錯和總結。這樣,學生才算得上是完整地完成了計算能力的練習過程。計算能力的逐步掌握是在日復一日的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中練就的,在這種掌握過程中被教師或是學生無意間疏漏的知識要點和技能方面,只有通過后續進行的糾錯和總結才能夠彌補。
由此可見,先前的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以及后續的督促進行及時糾錯和總結,二者是提升學生計算能力并重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不宜偏頗。教師還應該認識到的是,在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和總結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反思感悟能力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么,教師應當如何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和總結呢?首先,教師要全程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具體掌握情況,做到對于每位學生計算學習水平的心中有數。其次,教師應當根據事先針對不同學生制訂的教學計劃分析總結在一定質量和頻率計算練習中暴露出來的弱點和不足。最后,教師再鼓勵和支持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和反思領悟力,在已取得的學習成果之上進行查漏補缺和再次提升。在整個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和總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的教學反饋有深入而準確地把控和理解,才能在此基礎之上,構建安排合理適宜的反思計劃。由此可見,教師督促學生及時地進行糾錯和總結,是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綜上所述,在當今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如何培養學生計算能力越來越成為教師深入探討的話題。雖然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比較簡單和單一,但是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卻仍保持著一定的高度。必須承認的是,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于成長的基礎時期,給教師的教學安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除了依靠他們自身的努力領悟和學習外,更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助和引領。
在上文中,筆者簡單介紹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如何行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包括科學合理地規劃計算教學內容,保證一定質量和頻率的計算練習,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和總結這三個方面。教學方法作為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當加以重視和深入探索的。
參考文獻
[1]李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計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2,000(047):135-136.
[2]王琪.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研究[D].四川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