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艷輝
【摘? ? 要】隨著我國國際化的推進,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所以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運用優秀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本文著重介紹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 小學英語?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24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生學習的基本上都是“啞巴英語”,應對考試的能力和開口說話的能力不匹配。學習語言是一件不易的事,如果僅僅依靠教師主導課堂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開口說英語,而互動教學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開口說話的熱情。接下來筆者將對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作簡要闡述。
一、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不同于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互動教學法能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發聲”。課堂增加口語練習、對話練習等部分,學生能夠在讀與說中學習語言,這將有助于學生培養語感,形成英語思維。
(二)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教學效率
以往通過課后作業才能知曉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度,教師對學生學習進度的掌控具有延遲性,而通過互動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掌握其學習情況,從而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錯,進而調整教學進度,對教學內容做針對性調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三)增進師生感情,提高課堂活躍度
在傳統的課堂中,師生交流較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不利于優質教學的開展。通過互動教學法的運用,學生開始愿意開口講話,并在小學英語教師的引導下逐漸講得越來越好,這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心,且課堂討論和發言增多極大地活躍了原來沉悶的課堂,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的策略
(一)開展小組合作,組內互相學習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能力相當的不同小組,引導各小組成員對課本內容進行探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同時在交流探討中發散思維,教師最后對各小組探討的成果加以總結,并補充不完善之處。
(二)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課外實踐
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比如鼓勵學生和外國友人交流、開展英語小型演講等,讓學生能用英語與人進行互動,將所學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從而助力學生形成英語思維。
互動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有利,但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保持不斷創新的態度,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好地運用互動教學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嫣.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原則及運用途徑[J].知識窗,2016(10):45.
[2]吳亞丹.淺談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速讀(中旬),2017,000(0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