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琴
【摘? ? 要】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效果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為此,采取積極的策略,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56
小學數學主要涉及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雖然簡單,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知識能夠為小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一定的數學基礎,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入門要訣。然而,就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盡如人意,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表現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夠濃厚,課堂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和僵化,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過于凝重與單調,這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采取必要的策略,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切實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興趣對每個人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每個人都更傾向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和知識總是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堅持下去,更加容易保持一定的專注度和持續的熱情。小學數學的學習也同樣如此,如果學生對數學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便會更加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加有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數學富有興趣,便會積極地學習,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和突出。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和措施,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知識,合理地進行課堂設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材一般都有一定的圖畫和說明,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的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讓數學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此外,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思考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思考題,啟迪學生進行思考,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相關的課堂討論活動或者課堂競賽等,利用學生的進取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總之,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很多種途徑,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富有針對性的舉措和措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課堂教學活動才會變得更加生動和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被激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強。
二、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確保知識有效傳遞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師就應當注重數學知識的有效傳遞,所謂知識的有效傳遞也就是確保知識的有效性。即什么樣的知識是學生需要的,是學生想學的而且應該學習的內容,確保課堂知識的傳遞能夠反映教學大綱中規定的課堂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應當深入鉆研課本,認真備課。
教學活動不是簡簡單單的知識傳遞,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要確保知識傳遞的有效性,又要考慮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教師應當認真考慮怎樣的知識傳遞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當前的小學數學教材設計都非常合理,教師應當在課前認真備課,所謂“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就能很好地說明上好一堂課需要很多課前準備,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考慮教學內容是否能夠被學生很好地吸收,學生知識的增長也主要得益于有效知識的傳遞。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熟悉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前努力鉆研教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有效地傳遞知識,只有這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積極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很鮮明的。由于小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可能意識不到學習對他們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就顯得非常具有隨機性,如果不注重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小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會帶有強烈的逆反情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自然就很難得以真正提高。此外,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也能進一步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與互動,通過交流互動,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和學習狀況,便于教師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學生也可以將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向教師傾訴,尋求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便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順暢,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為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和總結,推陳出新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什么教學方法是一勞永逸的。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和環境下,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當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善于發現問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并認真進行分析,以期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教師也只是普通人,即便課前準備得非常充分,也難保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出現一點瑕疵,雖然沒有十全十美的課堂教學,但卻可以通過不斷的反思和總結,讓課堂教學的過程逐漸完善。教師應當在反思和總結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以前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在現實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是否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一旦發現有較大的偏差,就應該認真地找出問題出現的癥結,找出偏差產生的原因。通過積極的反思和總結,為今后的課堂教學指明新的出路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確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顯著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關系到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鞏固。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致力于提高教學有效性,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前努力鉆研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傳遞,在反思和總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