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無論教學授課還是編寫教材內容,數形結合思想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從數學角度來分析,數字與形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數與形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從而將原有的抽象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進而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解題能力。
關鍵詞:數形結合;滲透策略;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4-0047-02
引 ?言
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其主要是通過數與形之間的轉化、運用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方法。數形結合是將抽象數學語言與直觀圖形相結合的集合體,而將其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時借助數字與圖形之間的關系來進行分析,進而理解抽象數學概念、解決復雜數學問題,并深入挖掘數學問題中的隱含元素[1]。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并將其與課程教學進行整合,以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數形結合思想概述
通過分析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得知,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非常廣泛,不但教師會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進行授課,而且學生也會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解決一些理解起來難度較大的問題。從內容方面進行分析,數形結合思想是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數字與圖形之間存在的聯系,實現二者的相互轉化,從而有效解決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現狀
(一)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意識到了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是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題目講解,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及時理解數形結合思想。同時,數形結合思想本身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起數字與圖形的關系,這對小學生而言是非常困難的。
(二)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夠合理
小學數學教學中,外部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在數形結合思想滲透過程中,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情境中,創設出相應的數形結合情境,以激發、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單一理論知識的講解,未能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使得數形結合思想無法深入學生知識體系中。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策略
(一)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是非常基礎的課程,因此,學好小學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在一個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最強,融入數形結合思想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關鍵所在。同時,教師要合理地聯系現實生活,將數形結合思想融入每一個數學概念、公式之中。
以小學數學中的“距離”問題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提出問題:“同學A和B的家在同一條直線上,而同學A的家距離學校550m,同學B的家距離學校750m,且同學A和同學B的家位于學校的不同方向,那么同學A和同學B的家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在分析該題目時,教師可以將數字、形狀進行結合,要求學生在一張紙上畫出一條直線,并把中間的位置設置成學校,而同學A和同學B分別在學校的兩側,并確定好距離,標明數據。如此一來,這一問題的答案就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數學問題也變得更加簡單。通過這一案例我們可以得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教學引導為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懂得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解決抽象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許多抽象問題,而這些問題是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內容。但由于年齡小,加上思維能力非常有限,小學生在處理該類型問題時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單一的學習模式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也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個狹窄的區域內,進而影響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分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性的數學問題。
以計算類型的數學問題為例,計算題對于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對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分析、解決。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一個籠子中有8只雞和12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腳?”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草圖的繪制,在籠子中畫出一定數量的雞和兔子,進而計算出雞、兔腳的數量,將算式書寫在圖片的下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不僅可以讓抽象算術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也能夠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三)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鞏固基礎、養成習慣的重要時期。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產生重要影響,而習慣的養成需要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數形結合思想為中心,通過逐步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其學習效率。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初始階段,需要教師做好積極引導,以便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解答問題。在授課環節,教師可以首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小本子,在遇到幾何、算式、線段類型的問題時,把題目內容記錄到本子上;之后,引導學生對圖形進行分析、理解,使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來強化學生的記憶,如讓學生將繪制好的圖片和解題方法展示給其他學生,以讓學生了解其他學生的解題思路,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此外,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也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數形結合題目,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逐漸養成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四)優化教學過程,在講解基礎知識時滲透數學思想
數形結合的本質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進行結合,進而將抽象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許多概念知識,如仰角、俯角、坡角、方向角。這是理解直角三角形實際應用的幾個概念,更是運用直角三角形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和前提所在。要想讓學生正確理解并運用這些知識,教師需要在講解基礎知識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實現從“形”到“數”的轉化。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形結合思想滲透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其不僅可以提高師生互動頻率,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直觀感受,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講解數形結合內容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設備可以將題目中涉及的實物投放到大屏幕上,并給圖形加入各種各樣的色彩將其變成動畫,使得數學圖形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教師也可以移動圖片,讓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原有的靜態文字變得“靈活起來”,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結 ?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應在數學實踐教學中合理地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并將其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整合,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王曉偉.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21.
作者簡介:張如宇(1972.11-),男,江蘇南京人, 校長、書記,高級教師,南京市第三屆優秀青年教師,浦口區數學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江北新區優秀黨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