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董麗敏
摘要:旅游業是泗洪縣的支柱型產業之一,但是其發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的促進泗洪縣生態旅游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泗洪縣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指出了其中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生態旅游 泗洪縣 可持續發展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泗洪縣進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階段與人民高品質生活階段。《泗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更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旅游業是泗洪縣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迫切的需要產業升級優化,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對泗洪縣生態旅游可持續問題進行了研究,以期助力泗洪縣生態旅游的發展。
1 泗洪縣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泗洪縣,江蘇省宿遷市下轄縣,地處江蘇省西北部,淮河下游,臨近洪澤湖,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江蘇省沿海經濟帶交叉輻射區域。截止2020年底,全縣總面積是2731平方千米,現轄3個街道、12個鎮、4個鄉,戶籍總人口為109.13萬人。近年來,泗洪縣先后獲得“中國酒都”、“中國螃蟹之鄉”、“國家園林縣城”、“中國生態示范區”、“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是全國百強縣城之一。
目前,全縣擁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7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省級自駕游基地1個,省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5個和5個星級農家樂以及9個星級餐館。旅行社12家,星級飯店3家。
如表1所示近5年泗洪縣旅游發展狀況,泗洪縣每年旅游人數穩步增長,旅游收入穩定提升,總體發展態勢良好。其中,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前來泗洪縣旅游的人數有所下滑,旅游收入有所下跌。
泗洪縣高度重視綠色生態的建設,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力求實現人與自然共生的目標。其中,主打的生態旅游景區洪澤湖濕地景區于2021年初被評定為國家5A級景區。此外,泗洪縣還成功舉辦了生態濕地國際半程馬拉松、第五屆泗洪陳圩桃花節、第五屆天崗湖花·鼓節、第二屆蠶桑文化節、中國·泗洪第二屆四河蘿卜節等各類旅游節慶節事活動,宣傳并推廣了泗洪生態旅游品牌的形象。
2 泗洪縣生態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生態旅游是在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所確定的一種區域發展戰略,是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自然區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區域為對象,以享受和理解自然景觀、野生動物及當地文化為內涵,以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小化和環境保護為標志,以對當地社區和居民經濟受益為基本原則的旅游現象。
2.1 生態旅游產品開發缺乏特色
目前,泗洪縣整體的生態旅游產品的形式較為單一,尚未建立起具備當地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大多數都是傳統的觀光型旅游產品,例如洪澤湖濕地公園推出的春季賞花踏青游路線、夏季賞荷避暑游路線等。這些旅游產品以自然觀光與人文場館觀光為主,而度假型、商務型和文化型的旅游產品較少。且由于泗洪縣總體經濟落后于周邊城市,生態旅游的效益沒有形成規模。因此,泗洪縣生態旅游產品的對于周邊地區游客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2.2 生態旅游營銷存在不足
泗洪縣在生態旅游營銷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整體的宣傳力度不夠。泗洪縣現有的生態旅游營銷方式較為傳統,以在報刊上登廣告與在各公交站臺張貼標語為主,營銷的影響范圍十分有限。據調查,泗洪縣旅游景區在各大短視頻發布的視頻作品數量不足,影響力十分有限。其主打的洪澤湖濕地公園僅在省內及周邊幾個省份有一定知名度,放眼全國與全世界,知名度遠遠不足。
生態旅游營銷與傳統旅游營銷相比,不僅僅要營銷旅游產品,還重視對生態旅游理念的營銷。而泗洪縣對于生態旅游理念的宣傳教育不足,僅僅停留在標語上的宣傳,破壞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生態綠色旅游的觀念并沒有深入人心。
2.3 社區參與不足
泗洪縣的旅游景區大多由政府投資建設,少部分由旅游企業出資建設,當地居民參與的旅游景區建設或是提供旅游服務的并不多。這就意味著,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不足,生態旅游對于提升當地居民的收入作用不明顯。此外,當地居民對于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并沒有實際的決策權或參與權,這使得當地的很多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生態旅游的日常管理工作。
3 解決策略
3.1 設計具有泗洪地域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
泗洪縣擁有豐富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產品的設計應該彰顯泗洪特色。洪澤湖濕地是泗洪縣最重要的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產品的設計應依托濕地資源,結合泗洪當地文化特色。泗洪的魚類資源十分豐富,活魚鍋貼、大閘蟹等在當地十分有名。可以把美食文化與濕地資源相結合,打造出極具當地人文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
3.2 加大生態旅游營銷的力度
泗洪縣的生態旅游營銷應與時俱進,在運用傳統營銷手段宣傳(如:報紙、廣播、廣告)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各大短視頻平臺進行生態旅游的宣傳。一方面,通過目前最受人們歡迎的平臺進行宣傳,擴大泗洪生態旅游品牌的影響力。還可以舉辦一些具有泗州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以提升泗洪生態旅游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向游客們宣傳綠色環保的理念,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保護意識的生態旅游者。
3.3 鼓勵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
生態旅游的開發,不僅可以帶來巨大的旅游收入,還可以帶動周邊產業,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政府應派專人向當地居民解釋發展生態旅游的益處,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到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中來。生態旅游可以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采取“政府-企業-農戶”的經營方式,由政府牽頭,企業出資,當地農戶提供場地與勞動力,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生態旅游,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奚敏.泗洪縣濕地旅游資源開發構想[J].衡水學院學報,2010,12(01):72-74.
[2]周曉斐.論小城鎮建設中的生態旅游規劃策略——以江蘇省泗洪縣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3,20(10):225-226.
作者簡介:張瑞(1997-)男,漢族,江蘇省泗陽縣,在讀碩士研究生,延邊大學融合學院,民族生態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