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音樂課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關鍵課程,在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應該加強對教學課堂的重視,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課堂管理工作的實施,是推進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與前提,需要教師和學生協同配合,實現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面優化。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課堂管理中仍舊面臨困境,不利于音樂課教學工作的實施。本文將對課堂管理的概念進行介紹,分析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的意義及問題,探索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的策略,為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策略
課堂管理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工作,通過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有利于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在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教學中,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上課遲到和睡覺等問題頻發,不利于學生音樂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尤其是在新時期教育環境下,音樂課課堂管理面臨的挑戰在逐漸增多,必須從傳統思維理念當中擺脫出來,構建全新的課堂管理體系,以解決教學工作中的難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認知能力,結合音樂課的課程內容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管理計劃與方案,以便對實踐工作形成科學指導,促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實施。
一、課堂管理概述
當前關于課堂管理沒有明確的定義,課堂管理包含了多方面的工作內容,除了要營造良好的教學及學習氛圍外,還應該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加快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以心理環境和物理環境創設為基礎,糾正學生在課堂上的問題行為,從而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因此,課堂管理不僅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更是加快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結合課堂教學情況構建動態化管理模式,以適應不同情況下的教學需求【1】。在新時期素質教育背景下,課堂管理不是對學生的剛性控制,而且結合柔性管理措施來優化師生關系,從而增進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的課堂行為形成引導。
二、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的意義
(一)優化教學活動
良好的課堂秩序和氛圍,有助于音樂課教學目標的實現,使教師制定的設計方案能夠穩步實施,為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創造了條件。學生只有保持專注的態度,在課堂當中自覺遵守紀律,才能避免教學活動出現中斷,教師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推進教學任務,保持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和教學思路的清晰化。鼓勵學生有序地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疑惑,從而在針對性講解當中形成良好的課堂秩序,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更加高效,防止課堂混亂而影響教學活動的實效性【2】。良好的課堂管理模式,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以便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全面改進,有利于教師逐步改革教學模式,落實課堂標準要求。
(二)改善學習環境
學生的學習環境也會受到課堂管理成效的直接影響,只有在寬松、融洽、活躍的氛圍當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自主探索音樂世界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良好的課堂秩序,也能夠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在思考及交流互動中提出創造性的想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靈感。如果課堂管理方法不當,則會導致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維受限等問題,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只有以先進的課堂管理模式為依托,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及探索意識。
三、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高
教師對課堂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是影響音樂課教學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和環境的營造,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遇到較大的阻力。教師以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設計為重點,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組織課堂,未能從學生的心理環境和課堂物理環境等方面出發進行綜合考量【3】。尤其是物理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情緒的主要因素,包括了教學設備、光線和聲音等等,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往往忽視了課堂管理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不明顯。
(二)師生關系疏遠
以自我為中心的理念仍舊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形成限制,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影響了音樂課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升。中職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只采用同一套課堂管理模式,導致其適應性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導致教學沖突和矛盾問題的產生。缺乏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和交流,不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困惑,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導致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紀律混亂的問題。
(三)教學活動單調
在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教學當中,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不符合當前學生的認知需求及個性發展規律,導致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不高,影響了課堂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師只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思考問題,未能針對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審美素養等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導致工作實效性不高。此外,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問題,無法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互動交流,課堂范圍過于沉悶無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度偏低。
(四)教師專業能力不足
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不足,也是影響教學管理工作實施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導致在課堂中出現“放羊式”管理的情況,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放任自流的情況較為普遍,教師的責任意識不高,認為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未能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出發推進教學管理工作【4】。教師對先進管理理論的了解程度較低,無法在實踐中獲得可靠的理論支撐。
四、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的策略
(一)樹立多元人才觀
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認識到課堂管理在教學質量提升中的現實作用,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管理模式,從而構建高效化音樂課堂。教師應該以多元人才觀為核心,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從學生潛能激發的角度出發,構建良好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長足發展【5】。尤其是中職生在學習水平、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使學生認識到自我發展潛能,使課堂管理和教育工作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從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音樂教學計劃及方案,并結合學生發展情況實施動態化調整。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強化對學生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正確引導,在學習當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二)拉近師生距離
良好師生關系的塑造,是開展課堂管理的基礎與前提,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構建良好的課堂秩序,防止出現紀律混亂和學習懈怠等問題。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消除學生對教師的陌生感及畏懼感,使學生認識到教師的另一面,通過情感紐帶增進彼此的溝通,引導學生卸下心理包袱,更加積極、活躍的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當中。構建情感教育體系,從情感角度出發對學生實施關懷和關愛,消除傳統課堂管理模式下的打罵教育和批評指責教育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扉,使其能夠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便教師采取針對性的管理對策。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使他們在音樂學習中逐步樹立自信心,從而感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善意,在課堂當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6】。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課余生活等方面入手,逐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加快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塑造,從而在管理工作中更具人性化。
(三)創新教學活動
對于教學活動的創新,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在課堂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人翁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共同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注重對當前音樂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優化,使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合在一起,消除學生在課堂中的陌生感,有助于良好心理環境的營造。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音樂需求,除了依靠教材外,還可以通過網絡來搜集相關教學資源,保障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為音樂文化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融合不同風格的音樂,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不同音樂元素的差異性及共通性,滿足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需求,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深入探索。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包括了合作學習、翻轉課堂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有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堂體驗,課堂管理任務的實施更加順暢。
(四)改善語言藝術
課堂教學及管理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只有對課堂語言進行全面優化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才能提高管理模式的可接受度,防止在管理工作中出現沖突和矛盾等問題。在課堂管理中應該確保教學語言聲情并茂,促進語言感染力的增強,有助于消除傳統教學課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積極開展學習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以建設性語言和積極性語言為依托,真正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從而對個人行為產生正面影響【7】。相較于消極性的語言而言,積極性的語言更能夠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自覺遵守教師的要求,防止在課堂學習中出現混亂問題。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避免課堂語言過于生硬和直接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五)優化物理環境
物理環境是影響心理感受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音樂課課堂管理中也應該對物理環境進行全面優化,增強課堂教學和管理效果。應該利用身邊資源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體現音樂這門學科的魅力。注重基礎設施的構建,加大在硬件設備方面的投入力度,在音樂教學課堂中利用音響設備等優化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8】。尤其是在現代化教學體系下,更應關注學生的聽覺享受和視覺享受,引進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音樂學習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除了應用多媒體設備外,還可以引入鋼琴、二胡和豎笛等樂器,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使音樂教學課堂更加生動,從而落實課堂管理目標。
(六)提升教師素養
教師應該注重對先進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水平,適應音樂課課堂管理的特點。在明確音樂課教學標準的基礎上,樹立明確的課堂管理目標,從而提高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對自身的實踐工作進行不斷總結和反思,認識到傳統管理手段的滯后性問題,結合先進管理經驗和管理手段進行融合應用,掌握豐富的管理技巧,以適應不同情況【9】。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從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出發選擇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升音樂核心素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教育培訓活動,在專業發展中獲取管理經驗,增進與其他教師、專家和學者的交流,從而消除實踐工作中的困惑。
在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教學中,應該以課堂管理為切入點,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落實課程標準要求,加快職業教育改革步伐。課堂管理在優化教學活動和改善學習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重視程度不高、師生關系疏遠、教學活動單調和教師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的存在,也使得課堂管理水平遲遲難以得到提高,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為此,應該通過樹立多元人才觀、拉近師生距離、創新教學活動、改善語言藝術、優化物理環境和提升教師素養等途徑,促進課堂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其更加適應音樂課的教學特點及需求,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賈文靜,許靜.中職課堂教學管理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職業,2021(05):43-44.
[2]覃磊.關于師生關系與課堂管理及學生學習的研究與探討[J].內江科技,2021,42(02):77-79.
[3]宋葉亮.中職班級管理融合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5):141-143.
[4]李偉,李秀,周仕東.新手教師課堂管理困境及能力提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0,36(12):72-74.
[5]張治軍.中職生課堂問題行為管理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51):121-122.
[6]徐菱珞.強化課堂教學組織管理 ?提升職業院校教學質量[J].大眾標準化,2020(15):215-216.
[7]王鑫.教育管理中教師權威的作用及教育意蘊[J].山西教育(管理),2020(07):63-65.
[8]侯小妹,姚廣林.貫通培養模式下課堂管理的有益探索——以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為例[J].科技資訊,2020,18(17):75-78.
[9]王雅娟.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課堂管理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20.
(濮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南濮陽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