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琳立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更新并產生巨大變革。本文以高職院校《數據網組網與維護》課程為例,結合產教融合云平臺,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進行探索。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產教融合云平臺
一、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要求各高職院校“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1]。各高職院校響應文件號召,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課堂教學,從而向“雙高”院校的目標靠攏與發展[2]。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課理論基礎偏弱,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欠佳,但思維靈活、動手能力較強,學生大多數比較上進。[3]
線上教學呈現豐富多元化特點,豐富的微課資源在不同平臺上線,線上教學工具也從直播軟件、慕課網頁發展到可供學生遠程操作的實訓云系統[4]。但學生與教師缺乏當面交流的機會[5]。線下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授課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長期使用此接受式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3]。
《數據網組網與維護》是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核心課程,對標“意見”對高職院校的要求,結合線上豐富的課程資源與產教融合實訓云平臺,高職院校致力于探索一種“線上預習+任務、產教融合云平臺+線下‘高互動性’”混合教學模式的高職課堂教學。
二、課堂計劃
(一)線上預習+任務—提升自學能力
線上預習結合學校已建線上課程平臺,學生課前預習相關章節,以此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與自學能力。[6]
例如,學習“TCP/IP模型”時,學生需要提前預習知識點,觀看線上資源,參與線上討論。若教師要求高一點,可要求學生制作PPT,實現翻轉課堂。線上模式的優點:一是增強學生自學能力;二是提升線下學習效果。
(二)產教融合云平臺+線下“高互動性”——深化課堂體驗
為帶給學生沉浸式課堂體驗 [7],產教融合云平臺教學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解決方案。此平臺將學習管理、智能推送等功能融于一體。并依據學習情況,形成學生的職業能力畫像匹配平臺上多家企業的崗位需求,實現精準高質量就業。平臺后臺連接現實設備,接入學生端仿真環境,滿足學生遠程操作現實設備需求。
“高互動性”課堂指教師與學生間高頻率互動,也指學生間高質量互動[8],其旨在提高課堂質量與效果。在結合產教融合實訓云平臺后,使學生達到理論知識與現實設備融會貫通的目的,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9]
(三)建立線上線下教學評價機制
對于產教融合實訓云平臺,其學習情況畫像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精準評價。教師可參考評價進行輔導[10]并開展調查評價,檢驗教學效果[11]。其結果可被用于精準分析課堂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從而優化教學方法,提升課堂體驗。[12]
三、結語
本文以《數據網組網與維護》作為載體,以產教融合實訓云平臺為手段,在課堂中探索,已經取得部分顯著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許多改進的地方。所以,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還需要不斷摸索,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 [Z].職業教育與成人教,2019,5.
[2]郭文富. 現代治理視角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3]劉芳. 高職《建設法規》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4]羅有文,袁華根,李艷艷,曹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內江科技,2020,41(07):55-56.
[5]張郢峰,劉耀鵬,張瑞鵬.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8(28):16-17.
[6]盧博,路艷瓊.線上線下教學資源融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以高等數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8):242-243.
[7]陳志莉.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8]易凌云. 互聯網教育與教育變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7.
[9]王妍. 云南省Y大學慕課運用現狀研究[D].云南大學,2019.
[10]顏巳偉. 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11]黃麗. 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在中職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12]馮春燕. 基于學習者畫像的個性化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
Abstract: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kes a tremendous evolution and substantial innovation in class teaching mode.This article takes the class of PDN networking and maintenance for instance to explore the mixed online & offline teaching mode. Then students could fully complete integrated classroom of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通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