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青
摘要:音樂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手段,也是傳遞文化的一種手段,通過音樂作品將國家的形象傳遞到世界各地,有助于文化的傳播。現代化教育的進步,促進了音樂教育的進步,教學更講究方式方法,通過旋律線教學更有降低識譜難度,有助于音樂課堂的開展。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談一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旋律線的作用與應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旋律線
前言:
旋律是音樂的基本要素,它是展示音樂之美的核心。旋律線的思想是根據音樂作品的高低音和旋律變化用簡單的線條來描繪,讓學生通過線條的形象直觀感受旋律的變化,幫助學生穩定音節,感受音樂的形象,從而更好地掌握音樂的學習技能。實踐證明,小學生由于心智發展不成熟以及相關的音樂學習較少,旋律線的應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值得我們去探究和應用。
一、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情緒,增強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動機
小學音樂教學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具有藝術性、科學性和嚴謹性,同時它對強化學生的音樂能力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教師對音樂知識的講解只是一味的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訓練的話,這不僅不能促進學生增強對于聲樂的認識和學習興趣,甚至還可能使得學生們對于音樂課堂教學產生一定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來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通過聽音樂畫旋律線,簡單直接的把音樂情感表達出來。用旋律線點亮課堂的美,提高小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全身心投入到歌唱訓練中。
例如,在教學學生唱《可愛的動物》歌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播放這一首歌曲,活躍小學音樂課堂的氛圍。伴隨著動人的音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可愛的動物》這一首歌,在黑板上為學生繪畫相應的旋律線,讓學生跟著旋律線通過對比這一首歌的上、下樂句,讓學生跟唱這一首可愛的歌曲,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動機。可見,對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滿足了學生對課堂趣味性的需求,同時也帶動了學生投入到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接下來的音樂歌唱訓練奠定了良好基礎。
再如,在學習歌曲《大家一起來》的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借用旋律線來輔助音樂教學。由于這一首歌曲比較簡單。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了“分小組自學”的教學方式,首先按照學生對唱歌技巧和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對這一個首歌曲的樂句繪畫相應的旋律線。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個小組長,首先對小組長進行這一首歌的訓練以及旋律線學習、識別和繪畫部分訓練。隨后,教師就可以讓小組長充當輔助作用,讓小組長協作教師對其余組員進行歌唱訓練,從而提高小學音樂唱歌的效果,減少小學生唱歌跑調的幾率。
二、利用旋律線,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音樂教師往往采用領唱的方式來帶領著學生進行音樂訓練,導致學生只能學會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內容,而感受不到音樂的魅力和音樂能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室可以創造性地引入旋律線來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通過將旋律線引入小學歌唱訓練呢,可以改善傳統音樂教學中的問題和弊端,可以以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亙古不變的永恒的藝術價值。
例如,在教學《感恩的心》這一首歌的合唱中,這一首耳濡目染的歌曲就十分適合用來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國內的優秀歌手的歌唱表演,首先讓學生學會欣賞他們的音樂表演,讓學生沉浸在音樂表演的時候,教師就可適當地引導學生學會模仿。伴隨著冬天的音樂表演,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跟著音樂旋律線,學會跟唱,在實踐活動中真切地學習和體會如何進行更好地進行音樂歌唱。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提高音樂旋律線的應用效率、效果和質量,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站在講臺上,跟隨著《感恩的心》這一首歌的音樂旋律線,輪流進行唱歌表演,在此期間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針對小學生的唱歌表現對小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改正,指導和改正學生在唱歌上的技巧的缺失,感情的不到位等等問題,讓學生的歌唱更加真摯而感情流露。這樣的音樂旋律線應用教學模式,可以大大地降低唱歌的難度,改善學生對音樂晦澀難懂的刻板印象,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更容易和更輕松地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讓學生自覺主動投身于小學音樂始中。
三、利用旋律線,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
由于學生年齡還比較小,他們的情感經歷不夠豐富,導致他們很難對音樂產生直接的情感感受,無法真摯地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情感。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旋律線,讓學生通過旋律來直觀地感受音樂的思維,充分地感受音樂的情感思想,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畢業歌》這一首歌的過程當中,這一首歌的旋律線自始至終都是流暢而輕快的,學生可以通過感受這一條音樂旋律線的微小波動和變化感受到在畢業離別之際的依依不舍之情,警示自己要珍惜當下、珍惜友誼和珍惜時光的思想情感和對自己的光明未來充滿了的勇敢與自信,讓學生巧妙地利用小小的音樂旋律線增強自己對音樂的感悟。
再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的之前,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這首歌曲的視頻,通過這段視頻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著去體會其中的歌曲,從而感受到這首歌曲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學生的欲望,以達到更佳的歌曲效果。隨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繪制相應的旋律線,通過應用旋律線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這些跟著音樂的旋律而“激烈”跳動的旋律線來感受這一首歌想要給我們傳達的對生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我們的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對生活在這個快樂安逸的社會的無比滿足的思想情感。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中旋律線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調旋律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同時實施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苗苗.旋律線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文淵(中學版),2020,(1):322-323.
[2]吳媛媛.想象,讓音樂更美 ——關于小學音樂教學中旋律線的運用研究[J].黃河之聲,2020,(6):125.
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中心小學 3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