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顏
摘? 要:作業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以外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所學的知識,要通過作業的形式來加強并鞏固,體驗知識應用的過程,從而化為能力并取得收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非常重要一環。在全新的高中課程標準下,它的設計,檢查方式,批改和講評方式,對學生個體和整體素質的提高,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通過對數學作業的設計,批改方式,講評方式和效果反饋方式的一些初步探究,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心得。
關鍵詞:作業;設計;批改;講評;反饋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復習及鞏固數學內容和培養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根據學生作業中的反饋信息,可以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基礎以及自己的課堂效果作出科學、準確的評價。下面我就從布置數學作業的目的及功能,數學作業的設計,批改方式,講評方式和效果反饋方式五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
一、布置數學作業的目的及功能
教學是教師的教導與學生的學習兩者之間的一個緊密組合。如何衡量一堂課下來教師的教導效果和學生的掌握程度,作業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質與量,就是評價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因此,數學作業從設計,到批改,到講評,都要有科學合理的一個規劃,力求每一次作業,都要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數學作業的設計——合理而有針對性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嚴格的數學訓練,獨立完成作業。如果一個老師沒有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來設計作業,永遠是只布置書本的某某題目,沒有變通,學生做起來就會興趣不大,因而很難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學生作業的設計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質,二是量。科學合理地設計作業,首先要在量的方面作合理要求。筆者了解到現在很多中學的課程都排得滿滿的,基本上沒有自習課,而學生要兼顧每個科目的學習,這樣可供學生支配的課余時間就少之又少了,因此作業的量在精準而不在量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的量。其實這僅僅是針對性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作業的針對性還包括我們教學的主體學生。作業的設計,一定還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的實際水平,一次好的作業,一定是一次讓每個層次學生都有收獲的作業。總之,在作業的設計上,既要選擇與本課相關的基礎知識有直接聯系的習題,又要選擇學生在做題上容易做錯或錯誤比較普遍的題發給學生。
三、數學作業的批改——公平合理
一般情況下,教師通過全部收齊學生作業進行全批全改,可以了解學生對自己授課內容的掌握熟練情況,讓自己更有對應性地安排后續內容的教學,更好的備好后續內容的課程。要解決全批全改要花費教師大量的課余時間這個問題,我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面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也可以根據完成作業的情況將學生分成幾批,當面給學生批改,邊改邊評,這樣既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警覺度。
(二)交錯批改,可以是同桌之間,也可以是小組之間交換作業,然后根據參考答案讓學生自行批改,這樣讓學生之間進行一種對比,用別人的優點和缺點來鞭策和提醒自己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三)系統抽樣批改,根據學生基礎的差異,在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當中,各隨機抽取部分作業進行批改,然后總結和歸納作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
四、作業的講評——全面而細致
作業的講評是對作業批改后的一個后續行為,是整個作業環節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每一次作業都應該作一個講評,但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詳評或者粗評。有的作業存在的問題較多是因為書寫習慣上和審題上的錯誤,評講時只需指出問題所在就可以。總的來說,評講作業要分清楚情況,做到收放自如,注重思路探索和形成的過程,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更樂于主動思考,主動解題。
五、作業的效果反饋——讓作業更合理
作業的效果反饋是對布置作業的最終效果的一個有效評價,是我們很多老師會忽略的一點,很多老師經常會抱怨學生交作業交不齊,某某同學經常不交作業等問題,我剛開始也為這個問題苦惱不已,有時一個班少交了十幾份作業,這讓我有一段時間不知所措。后來發現,這除了是科代表責任心不強或能力不夠的問題外,更大部分的責任在我們的老師的身上,我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設計、批改、講評作業,卻沒有了解講評后學生對作業的掌握情況,尤其是后進生的作業情況。
因而,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的作業的效果反饋方式:(1)主動找到未交作業的學生,了解其具體情況及對本次作業評講后的看法,并允許其重做作業。(2)批改作業過程中,找出書寫習慣上或審題上的錯誤的較為馬虎的學生,當面指出其錯誤,讓其正視缺點。(3)批改作業過程中,發現有技巧新穎、思路簡便答題的學生作業,將作業留到課堂上當場發放,達到表揚的效果,讓學生覺得自己為作業付出的時間是有價值的。
總而言之,在作業教學評講環節中,不管是設計,批改還是講評和反饋,四個環節層層遞進、相互滲透,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教學效果。當然,在作業探究方面,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思索、不斷探究,還要更多的和學科同事交流溝通,進一步提升對作業教學環節的探討,提升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必修第一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19.126
[2]田林.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作業有效設計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馮洪榮.改進數學作業批改方法的嘗試.讀與寫雜志,2010.3.
[4]趙本宏.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J].中學數學,2010(1).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懷集中學,廣東? ?懷集? ?5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