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進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272
一、營造輕松民主氛圍,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既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如果我們只知道居高臨下地看待學生,向學生腦袋中灌輸知識,那樣不但會挫傷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無法保證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放低姿態,與學生處在朋友的位置上進行對話,將學生當做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營造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注重問題加以引導,保持學生學習的動力
活躍的思維活動是保持學習動力的關鍵,充滿靈性與生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教學環境,學生的思維和靈感需要活躍的氛圍來啟發和點燃。因此,要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思考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自發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為了使學生對文章寓意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供學生自主探究“:面對六七百里的大山,別說是在條件簡陋的古代了,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代,想要將其移走也是困難重重,而愚公卻明知道前方路途艱險,卻一意孤行,去做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愚公”這個稱呼那不就名副其實了嗎?”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最后也得出了結論:愚公不是愚蠢的“愚”,而是大智若愚的“愚”。
三、加強審美教育實施,創設學生人文教育氛圍
1.巧設意境,讓學生從中感受美
人的感情是一定的情感下所產生的,而且一個人的情感還對感染其他人,并且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這個規律,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角色,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適應的氛圍,讓學生從中受到美的啟迪與教育。比如在學習《最后一次講演》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的畫面,構建一種特寫的審美情景,與學生共同進入角色,將作者的感情寄托于情景中,并且通過一步步引導,扣擊學生心弦,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得學生感染和融化,并最終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美的表達、美的感受,以準確、細膩的感受能力,將課文中的情感轉移給學生,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陶冶和熏染。
2.介紹作者,充分滲透審美觀點
不同時代的作者,有著不同的追求目標、思想,每個作品都寄托著作者不同的人生歷程。學生在了解作品的目標追求、思想和創作背景時,學生也會被其精神所感動,并且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而且學生通過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可以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從而激勵學生的精神。比如在學習每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作品的背景一一介紹給患者,及時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將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出來,讓學生從中獲得審美感受,比如司馬遷、白居易、杜甫、龔自珍、范仲淹等人物的憂國憂民,文天祥、屈原、陸游、岳飛、辛棄疾等英雄的愛國雄心,毛澤東、孫中山、周恩來等革命家的壯舉,李四光、竺可楨、沈括等人的科學精神,通過這些文章作者的審美感悟,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積極構建報效祖國的精神。
3.美文賞析,讓學生從中領悟美
在語文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閱讀一些美的文章,包括文章中的特定主旨、文章中美的語句和語段,這些都是文章中的精華之所在,比如《醉翁亭記》中“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等,這些都是作者通過山水,在抒發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并且借助于山水,排遣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又比如在《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會到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以及曠達的胸襟,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反復吟誦和體會,就可以充分理解作者的喜怒哀樂,通過這些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去引導學生形成人格的形成,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凈化學生的心靈。
四、構建高效課堂,著力提升語文質量力
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提出是新時期課程標準逐步實施取得的結果,是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語文素養、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手段。
1.明確教學目標,找準方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對教學內容有絕對的把握。在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工作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確立高效的教學目標,要對教材有全面系統的了解。還要根據針對教學內容找到適當的教學方式,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大致的預知。通過這些課前準備工作,必然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教學活動的質量,這也是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首要任務。
2.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其學習成績,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培養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過程的效率。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構建一方面需要教師的不斷革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的配合有著極為明顯的影響。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對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對將要簡述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找到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前提,對其語文成績的提升有著突出的作用。
3.提升教師語文教學專業技能雖然新時期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為前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作用從未減弱過絲毫。因此在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自身也應有一定的提高。其中語文教學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者和解惑者的作用。良好的語文素養是保證課堂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教師應以當前我國語文教育發展現狀為前提,不斷提升自身語文教學能力和語文知識,同時還要針對當前語文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做一定的革新。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為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做基礎,從而能保證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努力探究,持續不斷地尋找更好、更優、更實效的教學策略途徑,為提高語文整體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奮斗不息。
江蘇省濱海縣八巨初級中學 22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