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麗
摘要:通過從音樂與其它學科整合 ,著重探討音樂與語文、思品、多媒體、美術等的內在聯系,探索改革傳統教學結構、深化學科教學、創建新型教學結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式人才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科;整合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14
音樂課的任務不是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發揮,并使他們從中受益。作為一民21世紀的音樂教師,不僅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來組織教學,而且更應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本身的特點,讓學生在自由、積極和愉快的音樂實踐中,自主的感受音樂,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素質。
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希望學生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而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當今社會需要的也是具備多方面知識的人才。那么作為教師,在教學上應有意識地將各學科知識結合起來,而不是“孤立的教學”。特別是音樂課,它與語文、思品、多媒體、美術等藝術學科都有很大的聯系,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將音樂教育和這些學科整合起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其它知識,對音樂的學習產生一種動力,更能使學生學習音樂有濃厚的興趣。讓一加一大于二,不斷地求新求異,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音樂與詩、文學的淵源
音樂與詩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音樂和詩是天然契合的藝術(著名作家葉文玲)”。學者趙鑫珊說:“莫扎特的音樂是旋律化、和聲化和節奏化了的唐詩?!睆摹对娊洝返教圃姟⑺卧~、元曲,無不可吟唱?!对娊洝啡倨?,孔子皆弦歌之,風、雅、頌的劃分,其標準就是音樂的歸類;或“以詩從樂”,漢魏六朝樂府詩既依調作歌。由此可見,音樂與詩的關系是多么密切。
二、音樂是思品的心靈之橋
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教育的必由之路。
音樂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品行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應緊緊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和聲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學生進入歌(樂)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讓學生在理解美、表現美、鑒賞美中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買報歌》和《放哨歌》兩單元里,除了讓學生了解它的歌詞意義、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我抓住每首歌曲中的情感故事,激發學生對祖國無比熱愛之情,進而樹立時代責任感。同學們在演唱《歌唱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嚴肅、自豪、情感真摯,可謂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音樂與美術的姐妹情
音樂是一幅畫,而這是一幅用音樂當色彩、旋律作線條所描繪的只能用聽覺去觀看的心靈之畫,有些音樂本身就是描寫畫的,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慶豐收》、內蒙古民歌無伴奏合唱《牧歌》等。好的音樂就是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好的美術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樂曲。他們是一對孿生姊妹,相互交融、相互滲化。
音樂的音色、和聲與美術的色彩的聯系音樂表達情緒是通過音樂的旋律線、音階、節奏、和聲等音樂法則展開,而美術作品也可以通過形狀與色彩去構筑、演繹不同的“樂章”,美術與音樂都是一種精神的傳達,心靈的感染,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春之聲》這篇文章中我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同學們畫一幅春天的圖畫,學生們畫得很單調;而后又放了音樂讓同學們在音樂中有所感受的畫,這次同學們的畫一下變得多彩絢麗、有活力。
四、音樂與多媒體的網絡情緣
音樂與多媒體技術“把多媒體網絡技術引進課堂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制高點?!本W絡時代的到來使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區運用電腦網絡方面所蘊藏的巨大教育潛力。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音樂”?,F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的音樂教學擴大了容量和空間,極大地豐富了音樂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教學,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之一,為音樂課創設教學背景,制作生動、活潑的動畫課件,用聲音和畫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來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形象具體,形象新異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音樂課應努力創設與其它學科不同的環境,當學生進入教室時,教師應提前放一段旋律優美或者是活潑的音樂,使學生感到進入音樂世界,與周圍環境很快融為一體。為提高學生興趣,利用多媒體課件,使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如在課前學生欣賞《蝸牛與黃鸝鳥》時,讓學生們一邊欣賞課件中充滿童趣的動畫,一邊聆聽動聽活潑的歌聲,并做出優美的歌表演,這樣,想象、技能、音樂的完美結合,便猶如身臨其境,不僅使學生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歡音樂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音樂課堂教學中更需要用文學這門藝術來創設特定的情境和氣氛,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又能開發孩子們的智力,發展孩子們的擴散性思維??傊?,音樂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的審美活動以社會生活為基礎,與各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音樂教學的綜合能拓寬孩子的審美視野,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讓音樂課堂具有魅力
這里談的學科知識整合早已不在陌生,它有利的推動著教育教學,培養學科綜合型人才,更好的適應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不一樣的課堂,讓我們插上音樂的翅膀,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吳斌 主編 《音樂課程標準》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7
[2]吳釗、劉東升主編《中國古代音樂史略》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7-10-2
[3]朱則平、主編 《音樂課程標準解讀》長江文藝出版社 北師大出版社2006-10-20
[4]曉其 主編 《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社2007-3
[5]殷炳江 主編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12
[6]張向葵 主編 《教育心理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10
浙江省衢州市大成小學 浙江 衢州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