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平面設計教學應當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學改革方法和教學改革策略,從學生出發,不斷與學生建立互動、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自身專業潛能,并能夠在實踐中實現自主創新。平面設計基礎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不同的問題,在不斷深化學生基礎專業能力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將創新理念與平面設計教學相結合,重新構建課程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平面設計教學改革中適應時代的發展,將平面設計進行多元化思維的構建,激發學生的平面設計靈感,在不斷自主探究中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為學生創建不同設計情境的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思考,能夠找到適合學生需要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讓學生更好地將平面設計創新空間運用于實踐中。
【關鍵詞】平面設計? 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35
隨著科技不斷向前發展,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應當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在思考學生真正需要的過程中,將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創新思考,從而能夠更新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在運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制定適合學生現階段實際發展的教學方案,從而在不斷構建全新教學改革體系的同時,也能夠深化教學目標。從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出發,將實踐創新理論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提升自身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樹立平面設計實踐自信,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以不斷的自我探究為重要的發展階梯,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
一、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
平面設計基礎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在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指導下,平面設計專業應當能夠從學生的課堂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聯系,從而讓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教學創新,在原有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多方面進行教學資源的挖掘,在教師所構建的全新教學設計中也能更好地與學生的發展理念相結合。在與時代接軌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能夠讓學生在課堂體驗中進行自主總結和自主運用;在將平面設計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也能夠靈活多樣地運用全新學習理論構建更加適合現代化的平面設計空間;在思維展開的過程中,能夠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教師應當積極予以指導與評價,在進行教學設計創新中意識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從而構建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
(一)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現狀
平面設計基礎教學在教學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問題。首先,受教學觀念固化思想的影響,在平面設計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大多將平面設計的功能作為重要的教學方向,在課程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逐漸將工藝美術與教學主觀意識相結合,從而出現基礎課程教學止步發展的現象。在教學思想理念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應當將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與社會需求相一致,從而更好地將平面設計教學藝術化和多元化。其次,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受教學成績的影響,往往對平面設計基礎課程缺乏創新意識,從而阻礙平面設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讓學生在平面設計中缺乏自主探究意識,教學模式選擇逐漸趨于落后的狀態。在進行基礎課程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應當能夠讓學生自主發揮想象空間,逐漸將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聯系。最后,在基礎課程教學設置中缺乏長遠的眼光,學校在對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沒有進行學生社會發展性的考察,導致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實踐中缺乏與社會接軌的重要橋梁,學生的專業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思維固化的現象,所以平面設計基礎課程長遠教學目標的設定,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平面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能夠將平面設計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的連接,從而能夠讓平面設計作品不僅與時代發展相接軌,更能夠反映出我國傳統文化與國家社會綜合性的發展水平。平面設計教學理念的創新,更能夠讓平面設計的教學目標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相一致,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性和創新性發展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讓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不斷對平面設計領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設計出具有人文性以及創新性的平面設計作品,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創新思考
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應當對教學環境進行不斷完善,在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過程中,逐漸為學生創建舒適、輕松、快活的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在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運用基礎課程創新教學理念,讓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實際課堂教學心理,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教學實施策略。教師在不斷轉換課堂教學角色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學生敢于進行平面設計教學內容的實踐應用,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形成個性化的平面設計理念。
二、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是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在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教學目標的設定應當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身心發展特點相一致,在不斷與學生拉近距離,進行合作實踐的同時,也能夠在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加入更多的時代藝術思維,進而能夠更好地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總結和反思中形成合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平面設計教學改革符合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多層次需求,讓教學改革取得重要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社會發展做鋪墊。
(一)教師轉變觀念,多渠道尋找教學資源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在不斷與學生進行互動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將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與時代發展相聯系,從而更好地改變課堂教學觀念,在多方面總結教學經驗,進行創新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與眾不同。教師能夠以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制定的重要方向,從而在與學校教學長遠目標相結合的過程中,更好地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實踐中能夠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更好地實現平面設計的創新思考。教師在基礎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能夠把握課堂教學方向,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機制,從而細化教學目標,讓學生抓住學習重點的同時涉獵更多的學習領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從學生興趣出發,新穎化教學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引導學生將全部注意力用于基礎課程學習,從而更好地樹立自主探究和自主解決的自信。在基礎課程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相聯系,需要教師在不斷觀察中進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思考,在實施因材施教的同時更好地用興趣引導學生增強基礎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學生在平面設計實踐中的重要創新開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完善教學的各個環節,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新穎化基礎課程教學設計,結合教材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內在所需,從而形成重要的平面設計課程與社會需求結合的教學長遠目標。
(三)優化課程結構,激發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在摒棄傳統教學觀念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實現教學實踐的創新過渡,從而在優化課程結構的同時抓住實踐課題方向,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學生的應用體驗,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讓學生提高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并能夠將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有效的運用,從而更好地解決課堂教學問題。在讓學生不斷探索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目標的同時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在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不同情境的時候更好地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四)多元化評價,培養學生敢于創新
教師在不斷進行自我武裝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課堂教學理論進行升華,構建實踐教學訓練和實踐主題探索,讓學生能夠以自身為中心,形成多元化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平面設計藝術創作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多元化評價,進而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中形成更加符合課堂教學目標的學習理論,逐漸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式的語言和評價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求疑,構建學生學習的新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知識的聯想,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學習理念。
三、結束語
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法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符合學生主體性需要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將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與時代發展相聯系,進而讓教學實踐更加新穎且充滿創新內容。教師在運用全新教學思維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應當能夠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社會發展性進行有機結合,利用多元化教學理念進行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教學改革實踐,讓學生在踏入社會實踐中更好地進行專業內容的創新思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解俊.高職院校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17(21):170-172.
[2]姜自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資訊,2016(35):173.
[3]高舜男.淺析高職院校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學園,2017(2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