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偉平
【摘? ? 要】數學不僅在考試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學生今后人生的發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一直是廣大教師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85
數學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完成由簡到難、由易到繁的提高,也要從中學會更多的數學技能。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數學的認知也逐步得到提升,數學獨有的邏輯性、思辨性以及創新性等特點也得以被發掘,使數學在教學中占據一席之地。創新教學方式是對教師的教學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創新,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改革,才能實現數學教學的升級。本文將以初中數學為基礎,分析這一階段數學教學的現狀,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希望能對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教師過于獨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掌握不好師生的角色定位。最常見的就是教師完全把控課堂,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則只能作為承接方被動地接受,這讓學生在課堂上毫無話語權,而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的思維完全處于被引領的狀態,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也有教師會適當給學生發展空間,給學生課堂主動發言的機會,這本是為學生著想,但是在掌握程度上卻不夠合適,常常導致學生對此苦不堪言,產生逃避心理。這樣的教學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容易使課堂變成教師一人獨斷的課堂,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也會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
2.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之所以會對數學課堂產生抗拒,還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不難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常抱有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因此,他們常常會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畢竟已有成功經驗的教學方式更加可靠。這固然能在教學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師如果長期存在這種錯誤思想,不對教學進行創新,那么課堂將會是一成不變的課堂,而這樣的不變性,對于初中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沒有好處,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不會有幫助。
3.過分重視成績。教師重視成績無可厚非,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要面對的就是應試問題,而且成績也能直觀反映學生學習中的不足,方便教師對學生進行專項輔導。但教師只關注題目本身,為了讓學生提高成績,通常會讓學生大量刷題,企圖通過量來達成質的轉變,但學生有時出錯不僅是因為練習量少,更多是因為數學能力不足。一道題聯系了哪些知識點,它們之間進行了怎樣的轉換,運算基礎是什么,這些類型的問題的思考教師并沒有予以重視,使得學生的錯誤總是重復出現。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費力刷題也只會變成徒勞的練習。
二、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1.開放課堂。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進師生角色問題。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性,基于此進行教學設計,才能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任命學生為課堂的“小老師”,讓學生來教學。既然教師角色更多是一個輸出的角色,那么教師不妨與學生進行角色換位,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先行進行查閱資料、備課等階段,之后在課堂進行發言、講解,這些階段都能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而且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展示,學生在這樣的方式下也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這一教學方式中,教師要做好傾聽者的角色,既要對學生的進步及時做出鼓勵,也要幫助學生總結存在的不足,以便學生更好地予以改正。這樣,課堂就真正變成開放的、師生共同的課堂,也才能更大地發揮教學的作用。
2.改進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改進不應該是盲目的,應該是有針對性地進行。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采取問題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問學生問題,但是學生大多時候都會以回避的姿態來面對,這對學生的思維發散非常不利。教師在問問題時不妨嘗試換一個角度,拋棄考查學生的視角,從引導學生的方向出發。例如,在學習四邊形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多個圖形,之后讓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有沒有什么共同點?這些共同點能不能構成一類特殊的四邊形?如果成立的話,這個觀念應該如何定義,又該如何檢驗呢?如果在問題教學法中應用這種問題,相信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抵觸心理,并且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主動思考。其次,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學生學習大多數時候都是單人行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我約束能力弱的學生通常會出現開小差的現象,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問題有疑問,只能與教師進行單向溝通,教師一旦不能及時回答,學生很容易卡在學習節點上無法前進。但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現類似問題。組內學習是一個多人學習的過程,這個團體中學生的能力有強有弱,可以更好地實現互助,有效地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在遇到難題時,學生之間一起討論,共同交流觀點,這一過程既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大為有利;另外,學生為了給自己的小組爭奪榮譽,能在學習中更具拼搏精神,這樣的組間良性競爭關系能讓全體學生更有沖勁,更有動力。
教學方式的創新一直是教學問題中的頭號難題,這其中,教師思想的禁錮、實施教學的困難以及學生是否適應教學等問題都在考慮范圍內,要全盤照顧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很多教師不愿在教學方面創新的原因。面對這種矛盾,教師自己先要做到迎難而上,依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創新,與學生共同進步,這樣才能幫助初中數學教學持續并前進。
3.平衡好成績與能力培養。教師教學能力是否達到標準,通常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最終判斷,這固然是最直觀的表現,但是也會讓學生在教學中過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學生的成績提高上,這無疑會忽略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背離教學的初衷。若要進行教學創新,教師必須對此做出改變。第一,教師不能忽略推斷的教學,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結果,學生自然無法學會其中原理,也不能做到舉一反三。第二,教師要重視題型的總結。隔段時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近期題目進行回顧,分析其中的共同之處,考查的是什么能力,這方面能力不足又該進行怎樣的完善。第三,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專題訓練,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再就對應能力進行訓練,才能幫助學生更為快速、有效地提高。如果教學中能做到這三點,相信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還能達到數學教學中成績與能力培養的平衡。
總之,新課改的要求、學生的長遠發展,這些目標只依靠現在的數學課堂是無法實現的,要想實現,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創新,為教學注入新活力。相信在教師的改進下,學生必能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逯艷.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J].新課程,2021(2):88.
[2]王艷霞.淺論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研究[J].學周刊,202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