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美
摘要:近年來,隨著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隨著各國對教育行業的不斷重視,各學校各科目老師根據自身科目的特點做出相應的改變策略,使得教育可以越來越向素質教育靠攏,使得培養的學生越來越符合時代和社會的要求。本文探究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趣味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應用
初中是每個學生必要經歷的時間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是人生發生改變的基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初中教學的內容也在發生著變化。有最初的單純進行知識點的掌握教學到現在的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越來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視的是個人的能力。隨著初中教學重點的改變,學校各科目都根據自身科目的特點做出了新的改變,特別是初中化學這門科目,既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包括實驗的進行,因此在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尋找新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一、豐富化學實驗內容,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
由于深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教師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絲毫不重視,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豐富實驗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解過雙氧水在催化劑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可生成氧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合,將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制氧氣以及雙氧水制氧氣,比較反應的條件與難以程度,對反應進行總結,總結氧氣的性質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實驗內容的豐富,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總結與掌握。
二、發揮趣味化學實驗作用,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充滿對未知知識了解的渴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的結合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例如,在進行鐵的生銹條件的探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鐵生銹的情況進行分析,分析鐵生銹的原因,探究如何避免鐵的生銹,從而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積極性,學生在親手實驗中,更加的認真探究原因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三、借助趣味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思考探究熱情
初中化學針對實驗的部分做出了很大的改進,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然而,由于深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以考試大綱為指導,即考什么就學什么,不考的內容不需要學習,這么做學生只是成績得到提高,但是綜合能力并沒有任何的提高。為了做題而做題,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種情形完全培養不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驗部分的動手操作,切不可以動畫的形式進行替代。
例如,在講解濃硫酸與稀硫酸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稀硫酸與濃硫酸的性質不同,設計相關的趣味實驗來培養學生思考探究的熱情。實驗過程如下:取一張白紙,用稀硫酸在白紙上寫下“化學”,而稀硫酸是透明無色的,此時白紙并沒有變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白紙上出現“化學”二字,這是由于水分的蒸發,稀硫酸變成濃硫酸,從而出現字跡,教師在做實驗過程中,學生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思考,更容易掌握實驗的要點,對課本知識更容易理解。借助趣味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思考探究熱情。
四、高效解決問題,總結實驗
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講解實驗操作時要認真細致,實驗過程中注意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保證學生實驗進行的順利性。實驗之后,注意對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強調,保證下次實驗的準確性。實驗之后,要求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總結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果等,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如何避免,為下次準確的實驗提供借鑒。小組間進行實驗討論,相互學習,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是每個學生必定經歷且要邁過的一道門檻,在新的時代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法對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其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長遠的學習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學生今后成為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國家教育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乃至全球教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祖兆猛.實驗教學對初中化學教育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47.
[2]付會英.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4):128-129.
[3]蘇日娜.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7):112.
[4]劉玉紅.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7(8):96-97.
[5]羅小瑞.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2):53,55.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寧德 3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