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在當今社會,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視,在體育教學方面,將體育的學習目標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其中心理健康作為體育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學習領域,要求通過體育鍛煉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本文面對中職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探討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模式。
由于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當學生處于這個階段時心理健康會因為干擾因素而受到影響。那么在中職體育中便需要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糾正,避免學生出現不良的狀況。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訓練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其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指明方向,使其能夠成為我國未來發展中的棟梁之材。
1 中職學生心理現狀以及原因所在
1.1 中職學生心理現狀
中職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還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家庭、朋友圈的變化,都很容易對學生的心里產生影響。如果出現不良因素,便會導致學生走向錯誤的道路。尤其是90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學生的獨立意識缺乏、依賴心理較強且群體意識差表現較為自私,對環境適應的能力較弱,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1.2 中職學生心理現狀形成的原因
造成中學生心理現狀的原因,通常分為生理方面因素、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首先是生理方面的因素,由于中職生正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高體重突飛猛進,身體各方面機能都在不斷完善,尤其是在第二性特征的出現,在身體不斷成熟的過程當中逐漸接近成人。生理方面的突變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以及行為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心理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而這些矛盾會使學生出現叛逆心理,同時伴隨著厭學、抑郁、焦慮、偏激等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影響。第二,是家庭因素的影響,這幾年來通過我國數據顯示離婚率不斷身高,因此在高職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單親或離異家庭成長的,這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親情溫暖以及關愛,而大多數父母,為了能夠彌補孩子通常都是從物質上進行滿足,但這也導致父母對學生的心理缺乏疏導與正確的引導,因而使得中職部分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第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我國應試教育的體系當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為了評定學生好壞的重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很多教師對成績落后的學生選擇放棄,使這些學生成為了應試教育中的犧牲品。更甚者有教師對學生進行嚴重體罰、羞辱這對學生的心靈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嚴重創傷,導致學生形成自卑,自暴自棄的心理,甚至有些學生會選擇自殺。第四,由于外界有各種對學生極具吸引力的東西,例如網絡,很多學生將內心對交流的渴望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釋放,導致有部分學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網絡產生依賴感,如果離開網絡便會有孤獨寂寞等心理狀態,甚至在現實中與他人交往會感覺到恐懼。
2 中職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
2.1 重視心理健康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在中職體育教學當中要能夠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作用的重視程度,遵循“以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理念。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當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通過體育訓練去及時發現學生心里所存在的問題。體育訓練能夠很容易的發現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體育動作的訓練過程當中,會有部分女生由于生理發生了變化而出現“扭捏”的現象,或者在參加集體活動時有很多學生不會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即使是教師要求也只會出現“原地不動,沉默不語”的現象。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該現象及時的對學生心里進行糾正,根據學生的特點,對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目標進行心理素質拓展項目,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體育活動當中,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來轉變自身的心理狀態,直視生理方面的變化,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2.2 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緊張枯燥的教學環境會導致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無法完全投入到其中,那么便會導致學生與學生或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的接觸大大降低。因此,在體育活動當中,教師要能夠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將學生作為體育活動的主體,活躍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或師生之間的交流接觸。愉悅輕松的教學環境能夠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同時教師也要該注意課堂氛圍需要能夠滿足寬容、和諧、民主合作的要求。讓學生能夠自主積極的投身到體育教學和訓練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實現,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在集體訓練當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因為體育可以利用人的從眾心理增加其共性,在集體的活動當中,通過互相幫助互相交流能夠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友情的溫暖,在團隊合作成功后的喜悅之情也能夠達到學生情緒釋放的效果。當學生能夠形成團隊合作意識,那么便能夠感受到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樂于與學生或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2.3 豐富教學內容,科學化教學方式
中職階段的學生有著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更加感興趣的心理特征。因此在體育活動當中,教師要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以免單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但對于男生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羽毛球、籃球、排球等更具有激情的運動,使學生能夠通過運動盡情的釋放情緒,對于女生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健美操、舞蹈、游戲等運動,讓學生去盡情展現自己的美。同時這些運動也是學生較為喜歡的運動,能夠有效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其中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便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
對于當前中職體育教師而言,其中大部分都未能接受過相關的正規訓練,導致教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并且對心理健康的教育宗旨以及相關內容沒有良好的知識構架。因此也就無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因此相關院校應當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讓教師能夠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活動當中的重要性,同時豐富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理論知識框架以及相關的教學方式方法。這樣在進行體育活動訓練時,教師便可以有意識的將心理教學融入到體育訓練當中,能夠敏感的發現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從而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心理健康引導。顏色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由于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那么便需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訓練當中能夠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其中,通過良好的體育教學,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自信心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衡水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