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曉政 王錦
體育教育作為教育領域的基礎教學,雖然在素質教育改革中迎來了創新性發展,總體教學有所進步,但仍有一定缺陷,因此,為加快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高校必須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發展,明確協調體育教育與體育訓練的相關知識,采取相應協調措施,以此加快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滿足素質教育改革需求。
1 協調體育教學和體育訓練的相關概念
高校教學中,體育教育內容十分豐富,體育教育的方式主要就是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兩種,所以做好協調體育教學和體育訓練可促進體育教育目標的完成。體育訓練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參與體育鍛煉者的總體體育技能水平或某一特定運動項目的成績,體育訓練需要在專業場地進行,并有專業的教練員進行指導,也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體育制度。因此,除了鍛煉身體,對于心理和智力的訓練在體育訓練中也非常重要,心理和智力的訓練可以提高體育技術和體育戰術,同時也能起到堅定思想意志的作用。對于體育教學,則是體育教師為學生普及體育知識,傳授體育技能,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體育道德和體育精神。
2 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異同點
2.1兩者在形式與內容方面相互聯系
通過對比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兩者的具體內容,可以發現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都以體育作為核心內容,開展相應的體育教學及活動。在體育鍛煉和體育教育過程中,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可相互協調,互相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此外,它們對教學設備和場地都有嚴格要求,通過相應的考核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2.2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的不同點
參加體育訓練的多是專業人才或運動員,具有明確的訓練目的,而且針對性較強。而體育教學則是體育教師運用一系列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并為學生講解一些簡單易懂的體育知識,學生在學習時比較輕松,難度不大。
2.3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在體育教師的講解和指導下參加簡單的體育活動,掌握不同的體育技能,從而在某一項體育運動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長期的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得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得到適當的放松。與此相比,體育訓練的目的和任務是不同的。通過長期的較為專業的訓練,提高學生某一特定項目的體育水平及專業能力,使學生在參加體育競賽時能夠取得滿意的名次。所以,體育教學和體育訓練有著不同的目的,但可相互協調發展。
3 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相關策略
3.1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需要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
第一,高校的體育教師要樹立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協調發展的思想理念。作為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高校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十分重要,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意義重大,因此教師應重視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第二,高校學生也需要樹立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兩者協調發展的思想理念。高校體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接受體育教育,從中受益。因此,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的協調發展對于學生而言也格外重要,學生需要把握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更有利于學生提升自己的身體素養。
3.2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需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良好發展。首先,高校需要引進有足夠的體育教育知識儲備和較強的體育教學能力的專業人才。其次要制定體育教師培訓制度,組織體育教師定期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
3.3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需要優化體育教學課程
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只有滿足了學生對于身體素質實際發展的需要,學生才能全身心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第一,根據新生之間熟悉和互動的需要,可以開設一些團體體育課程,幫助新生在團體體育中加深對彼此的了解。第二,高校體育課程還應體現大學生健康生活的理念,可以開設羽毛球、排球及網球等課程,鍛煉學生不同的體育運動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熱愛體育。另外,還可以調查了解學生對于不同體育項目的喜好,開設更多學生喜愛的體育課程,如瑜伽和健美操等新型體育項目。
3.4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需要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在教育教學中,傳統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教師教的作用,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性。如在體育教學課堂上,大多數體育教師選擇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比如單一講授體育要領或動作知識、灌輸式傳授體育技巧等等,致使學生過于死記硬背或被動接收,從而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無法體現素質教育的主動性,與個性化教學相違背,長期以往,將會造成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厭惡心理,嚴重阻礙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因此,高校體育教師需創新傳統教學模式,調整自身教學方式,通過體育教學創新方式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和自主進行體育訓練的能力,以此加強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對此面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其可分為四大類,分別為趣味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競賽法。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田徑體育知識傳授時,可通過全校選拔,組建田徑體育隊,鼓勵學生以團體形式自主進行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目標的完成,保障學生對田徑體育教學的熱情和自主性培養。同時,老師可不定期舉行趣味游戲、競技比賽、觀看田徑電影等活動,建立自主或個性化課堂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田徑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使其在充滿興趣的環境下學習和鍛煉,提升協調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可接受性。
4 結語
目前,隨著體育精神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逐漸發展為學生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的協調發展已成必然,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提高全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同時還能夠提高身體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擁有樂觀積極的精神面貌,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和國家服務。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