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在我國社會現代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以及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下,游泳體育項目整體發展水平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勢態。游泳技術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與傳統應用技術相比,現代化游泳技術無論是在技術動作標準性方面還是訓練量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使我國游泳技術穩居世界前列。本人針對提升現代游泳技術的有效訓練方法展開詳細分析,為我國游泳體育項目整體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對游泳體育項目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能夠發現,在很多游泳比賽中,一部分擁有較高力量優勢的運動員往往在比賽中沒有取得好成績,反而是一部分具有較高游泳技術的運動員,常常在比賽中獲得良好成績,這是因為游泳技術較強的運動員能夠在水中對力量進行有效利用。因此想要提高一個人的游泳技術,需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良好的訓練,使其具備能夠在水中對自身力量進行有效控制的能力,從而能夠在水中以較快的速度完成目標。
1 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有效結合
對于傳統大運動量訓練理論而言,主要是由于以前人們認為只有擁有良好的耐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結合這一理念提出了“耐力產生速度”的觀點。而“有氧代謝是無氧代謝的基礎”這一運動生理學理論明確指出,只有具備高水平的有氧能力才能產生高水平的無氧代謝。這一觀點雖然為大運動量訓練理論的提出提供了依據,然而大運動量的訓練理論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較大的運動量可以使運動員在進行長距離游泳的過程中提高耐力,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在距離較短的游泳比賽中,會導致運動員具有的協調性和爆發性無法提升,甚至有很多運動員由于長時間開展大運動量訓練,出現嚴重的身體疲勞現象。因此要將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進行有效綜合,是運動員的有用技術得到全面提升。
2 高氧低訓
由于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增加,氣壓逐漸下降,導致單位體積內所含的氧氣數量驟然減少,這樣的環境被稱為高原環境。在高原環境中對游泳運動員進行訓練,能夠對運動員產生額外的壓力負擔。相關人員也對高原環境下,游泳運動員運動能力以及身體機能發生的變化進行了深入研究,期望從中取得有助于提高游泳技術的論證。然而在實際進行高原訓練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高原訓練無法100%提高運動員運動能力以及身體機能。高原訓練會對運動員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負擔,從而導致訓練強度無法提升。因此經過不斷的研究,專業人士認為高氧低訓的方式遠比高原訓練更加有益于游泳技術的提升。通過對高壓氧艙這一類特殊裝置的有效利用,為運動員模擬出一個真實的高原環境,從而實現運動員在平原環境下進行訓練、在高原環境下進行生活的目標。
3 恢復訓練
作為一種技術訓練的一種方式,在人們對疲勞機制的研究力度越來越深的環境下,恢復訓練具有的重要性逐漸被人們所認知。想要使運動員避免過度疲勞現象出現、始終保持良好的競爭狀態、能夠承受必要的訓練負荷,在對運動員進行游泳技術訓練是,不僅要保證訓練負荷具有較高合理性,還要確保采用的恢復措施具有較高有效性,這樣才能使運動員順利完成訓練任務。因此,目前恢復訓練已經成為游泳技術訓練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并且已經成為專門的練習項目。在游泳技術訓練中經常使用的恢復訓練項目主要有藥物、按摩、水療等生物學恢復手段和醫學恢復手段。另外,針對特殊情況也可以結合營養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手段提高運動員機體的恢復速度。
4 專項訓練
對于運動員而言,專項訓練的內容應該更加細化、具體,傳統游泳訓練,主要以能量訓練作為訓練的手段,而現代游泳技術訓練中,還增加了對運動員專項能力的訓練,并且將訓練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主要表現在首先要對實際訓練中所選擇的具體運動項目充分了解,明確訓練項目的功能特點。與此同時,由于每一個階段的訓練都是通過不同的功能系統為機體提供能量,因此對這專項訓練內容進行充分了解,不僅能夠對自身生理系統的有正確的認識,還能對專項訓練與游泳訓練的關系明確掌握。
5 變化周期訓練
對于高水平運動員在游泳技術練習時,一般都會采用多周期訓練方法,具體訓練方法的選擇主要根據運動員在不同訓練階段具有的訓練目標為主。在運動員年齡較小時,訓練量要多于比賽量,隨著運動員年齡的增長,訓練量與比賽量平衡,并逐漸朝著比賽量多于訓練量的方向發展。當比賽量多于訓練量時,會對運動員的訓練提出全新要求,需要運動員隊比賽量與運動量進行合理控制,并且要對兩場比賽之間的恢復問題和訓練問題進行合理安排。變化周期訓練方式主要是在訓練中納入非重大比賽,使比賽成為訓練的組成部分。
6 結束語
根據以上針對有效提升現代應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展開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研究,我們能夠更加明確的了解,游泳技術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實現擁有目標的人重要因素。因此相關人士不僅要對現代化游泳技術給予足夠重視,還要對游泳技術的訓練方法進行深入研究,明確了解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導致訓練方法具有的作用和價值無法充分發揮的因素。在此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將其中存在的問題妥善解決,進一步促進我國游泳技術的提升。
(作者單位: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