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楚惠
摘 要:隨著我國對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高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也有所提升。許多學生在高等職業學校接受教育后仍然想進一步提升學歷,以期能夠接受更深程度的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1],也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高等院校學生學歷提升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通過對職教培優背景下高職學生學歷提升的現狀進行調查,并探究了學生學歷提升的有效對策,以期能夠為高職學生學歷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教培優;高職學生;學歷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4-0135-02
基金項目:2020年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職教培優背景下高職學生學歷提升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202009)
近幾年,國家先后出臺政策方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1],都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做了全新規劃,提出把本科職業教育作為其中的關鍵一環,把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作為職業教育的宗旨。因此,學歷提升對學生來說,既可以助其提升社會競爭力,為畢業后謀出路,也符合目前國家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對高職院校來說,既能提高就業率,也是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的新契機。因此,明晰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提升現狀,從中發現問題并進行分析,探究職教培優背景下高職學生學歷提升的對策十分必要。
一、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提升的現狀及問題
(一)課程設置重復
通過調研發現,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之間的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復,導致課程銜接不流暢,出現學生學習卡頓、教學遲緩等問題。這是因為高職院校學歷提升的前后兩個階段的教育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院校完成的,所以在課程設置上面難免有交叉和重疊。這種交叉和重疊是由于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都沒有對學歷提升的前后銜接問題予以考慮,只是按照教學計劃和學生培養目標來制定課程內容,不考慮學生學歷提升的實際情況,從而出現課程設置重復的問題。課程設置的重復,不僅在學校層面是一種教學資源的浪費,在學生層面也沒有真正起到進一步提升的目的,反而浪費了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
(二)缺乏職業性銜接
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本科院校學生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具有更強的職業性、技術性,這也使其在進入社會之后在職業技術方面更加具有競爭力。而對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提升路徑調查可以發現,無論選擇何種學歷提升路徑,在學歷提升后,對其職業性、技術性優勢都沒有進一步進行培養。學歷提升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職業性、技術性的實踐操作考查較為欠缺;學歷提升更傾向于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較不注重。學歷提升對職業性、技術性銜接的不重視,使得高職院校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優勢被忽視,無法發揮高職院校教育對社會起到的專業技術性作用。
(三)學歷提升成本高
調查顯示,78%的高職學生希望能夠在畢業前獲得學歷提升的機會,并且希望能夠花較少的費用來獲取學歷提升的機會。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往往在實習期間就準備專升本考試,工作與學業的壓力使學歷提升尤為艱巨,因此成功率并不高。考試不通過,就需要在一年以后甚至在工作幾年后才能夠進行學歷提升,時間成本與精力成本巨大。另外,如果選擇專接本或專銜本等自學方式提升學歷,需要交納高額學費。據調查,“專接本”也就是報名“3+2”項目的學費大概為每學年20 000~30 000元,自考本科的報名費在5 000~8 000元左右。這些費用對于普通家庭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相對負擔較重,也使一部分想要提升學歷的學生望而卻步。
二、職校培優背景下高職學生學歷提升對策
(一)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和教學內容
職教培優背景下高職學生有大量學歷提升的需求,高職院校、本科院校也應當通過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學生進一步發展提供盡可能的幫助。在職教培優背景下,許多高職院校都在完善自身的教育方法,提升硬件、軟件的辦學條件,努力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人才。學歷提升作為高職院校學生較為常見的訴求,高職院校也應當對學歷提升予以關注。通過一體化設置課程體系,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來為學生學歷提升打好基礎。一體化課程體系能夠有效避免重復學習的情況,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都需要根據課程之間的遞進關系來合理安排;同時要考慮學生學歷提升的需求,通過設置相應課程來為學生提供學校方面的幫助。一體化課程體系也要求本科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過程中,要考慮高職院校有提升學歷需求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其在高職院校已經學習過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是要針對性地設置課程,避免存在重復學習的情況,浪費學習時間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二是設置的課程應當具有一定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而不是用同一套課程體系來約束所有學生。靈活的課程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長處,高校也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三是在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時,也應當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性和技術性,在教學內容中應盡量多添加具有實踐意義的知識,發揮其優勢,使得學歷提升對學生而言不僅僅是學歷、專業知識的進一步提升,也是對自身長處的進一步拔高。經過學歷提升的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可能由于具有高職院校學歷而不能與本科學生同等對待,但是仍然會因為自身職業性、技術性方面的優秀品質被企業青睞。
(二)多途徑籌集教育經費,降低學生提升學歷的費用
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利用金融工具籌措教育經費,比如教育債券、教育股票、公益教育基金等。這種籌措教育經費的途徑投入資金需要創新獲利形式,可支付的形式有貨幣、教育培訓、科研成果等。換句話來說,企業為高職院校投資作為教育經費,而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微企業開展教育培訓或者利用自身科研成果為企業解決實際難題等方式支付本息,充分利用高職院校自身科研能力強的長處,將自身優勢轉化為教育經費。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予以不同程度的學費減免、學歷提升補助。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提供助學貸款、減免學雜費、不同專業根據培養成本采取差額學費、經濟困難學生延遲繳納學雜費等形式,讓學費收取更加合理,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讓學生可以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進行學歷提升。為了鼓勵高職院校學生提升學歷,可以采取學歷提升助學金的形式,讓具有學歷提升愿望的同學可以通過申請獲得學校的經濟補貼。
(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
學歷提升是學生為了拓寬自身就業渠道的一種途徑。高職院校應當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以整體提升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使學生無論是在學歷提升還是在就業時都能夠脫穎而出。現今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教師理論知識充沛但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因此在職校培優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能力都應當得到重視。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2],首先就要從師資出發,聘請理論知識功底扎實同時對社會、企業、實踐人才具有較深了解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才能夠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給予教育和引導。或者選擇企業一些實踐者作為學生實踐操作的指導教師,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教師也應當明確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承擔的是引導作用,不能一味地灌輸性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3]。學生也能夠始終以端正、積極的學習態度面對學歷提升問題。
(四)倡導終身學習
職校培優行動計劃中提出需要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制度體系。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當倡導學生終身學習,這既是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也有利于學生學歷提升。倡導學生終身學習要求高職院校要引導在校學生建立學習賬號,并將所修學分錄入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中,服務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可以讓學生無論處于何種環境中都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和職業技術的變革不斷完善自身,通過終身學習充實自我。學歷提升并不是學習的終點,只是終身學習中的一個步驟。學生有了終身學習的觀念,更能夠潛心鉆研科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歷提升過程中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個人學習能力強,學習素養高,學歷提升之路更加順暢,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
三、結語
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有提升學歷的期望,但是在學歷提升過程中卻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學歷提升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對高職院校來說也需要其積極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職校培優背景下有利于高職院校對學生學歷提升提供幫助。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提升中所遇到的重復性課程學習、缺乏職業銜接、學歷提升成本高等問題,可以通過完善現代高職院校教育體系,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以及倡導學生采用終身學習的方式加以解決和改善,以此高職院校學生便能夠通過學歷提升完善自身,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趙偉,孫英.職業教育類型論[J].中國高教研究,2020(11):98-103.
[2]曲佳文,畢帆,鐘紫璇.以青年興趣發展中心為載體的育人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0(1):45-49.
[3]王艷霞,蘇小娟.農學類專業主干課程一體化實踐教學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0(1):256+258.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