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連
【摘? ? 要】生物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其中的知識點,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要求初中生物教學更加生活化,要求教師能夠盡可能地將生物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親近生活,并且提高自己的知識應用能力,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在本文中,筆者就針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72
一般來說,初中生物知識很多都是來源于生活的,而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挖掘到很多有關生物知識的規律。在生物教學中,若是可以將生物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讓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具有價值,并且對于學生的發展能起到更多的引導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在課堂上引入生活中的相關元素,形成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優點
(一)生活化教學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其實就是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點結合起來,使理論知識具有實際的支撐,從而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在實際教學中,若是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將課本上抽象的知識生活化,也能夠使這些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這對于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學生充分領會到生物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更加重視生物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課堂上的氛圍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長期下去,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對生物學習感覺到十分厭煩。而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模式,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吸引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學習中來,從而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
(二)可以豐富教學內容
從以往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來看,教師通常都是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來進行教學的。這種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但是,生活化教學模式,則是根據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的。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領略到生物知識,并且拓展他們的知識范圍,讓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積極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可以在掌握生物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加強對學生的全面教育,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有效實現生活化教學的對策
(一)根據教學內容積極地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積極地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其實也是一種情景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參與性更強,他們的思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讓他們在探尋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實現對接,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比如在教學“人體的免疫防線”這一節內容的時候,如果只是根據課本上的內容為學生講解人體的免疫能力或者是免疫防線等內容,就會十分枯燥,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比較困難。在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比較熟知的“乙肝疫苗”來講課,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乙肝疫苗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疫苗,你覺得,這種疫苗是怎么為我們的身體建設起免疫防線的呢?可以建設起怎樣的免疫防線呢?”由于這一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他們將不斷思考,積極參與。在學習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乙肝疫苗來作為案例,為學生分析免疫防線、特異性免疫等。如此一來,學生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而在講解“細菌,真菌的利用”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引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泡菜來進行講解。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在制作泡菜的時候,為什么要密封壇口?”這樣生活化的問題,往往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
(二)積極地拓展生活性內容
其實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不僅僅包含著初中生物課本上的知識,還包含著生活中的各種相關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若是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入生活化教學內容,拓展生活當中的內容進來進行分析,還可以提高課堂上的活力。比如在教“生物遺傳和變異”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去收集自己家庭成員的照片,去觀察家庭成員的相似點,去了解生物遺傳。又比如,在教學“生態平衡”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調查本地生物的多樣性,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去分析、思考,去整理相關資料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三)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盡可能生活化
這些年來,雖然一直都在倡導為學生減負,讓教師盡可能地少布置家庭作業、不布置家庭作業,給學生更多的空間成長,但實際上必要的課后作業,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在實際教學中,任何一名優秀的教師,都應當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讓學生可以充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或者是預習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比如在學習了乳酸菌的性質和特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空閑時間去制作發酵周期較短的酸奶,這樣他們既可以回顧之前學到的知識,又能夠建立起他們學習生物的信心,還可以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從本質上來說,將課后作業生活化和實用化,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應用所學知識,去積極地探索生物問題。這樣一來,便可以加深他們的生物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在以后的學習中,也可以充滿積極性。
總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生物知識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若是僅僅只依靠教師的講解,那么他們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很難直觀地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若是教師可以積極地采用實用性較強的生活化教學策略,便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了解課本知識,從而鍛煉他們思考問題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還可以使學生日后更加準確地去看待生物細節,并且使得生物教學意義更加深遠。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來說,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