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莉 陳紅

【摘要】目的:探討生殖醫學科護理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生殖醫學科收治的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患者人數為3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相關數據,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生殖醫學科護理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并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值得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生殖醫學科;人文關懷;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81
引言
隨著近些年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的日趨提升,使該類病癥的護理工作,成為各大醫院關注的焦點。對不孕不育患者開展日常護理時,醫護人員不僅要根據患者的病癥情況,給予相應的救治措施,使患者的生育繁殖能力大大提升。還應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狀態,采用針對性的干預方法,令患者的護理體驗得到較好的改善。本文詳細探討了生殖醫學科護理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的應用效果,以此為增強生殖醫學科護理水平提供信息參考,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的開始時間為2020年1月,結束時間為2020年12月,選取我院生殖醫學科收治的患者70例,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均為女性,經確診后為不孕癥。最大年齡為37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為(30.1±1.3)歲。最長病程時間為9年,最短病程時間為2年,平均病程時間為(5.1±1.1)年。觀察組患者均為女性,經確診后為不孕癥。最大年齡為36歲,最小年齡為23歲,平均年齡為(30.8±1.4)歲。最長病程時間為9年,最短病程時間為1年,平均病程時間為(5.6±1.3)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均無任何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用于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心理疏導
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程中,極容易因自身病癥的影響而產生焦慮、抑郁和煩躁等不良情緒,使護理工作受到嚴重的阻礙,令整體護理效果顯著下降。面對該種情況,醫護人員應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特征[1]。并以此為依據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協助患者將內心壓抑的負性情緒宣泄出來,令患者情緒狀態逐漸趨于穩定。在宣泄情緒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給予患者適當的引導,從而減少應激反應的現象發生,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1.2.2 健康宣教
部分患者及家屬由于自身的相關認知水平不足,極容易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產生抵觸和誤解,令護患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對患者的護理工作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與滿意度,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癥情況,結合患者及家屬的文化接受程度,以視頻、圖片、文字或口頭交流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開展相關的健康宣教工作[2]。使患者能夠深入了解每個治療步驟,消除患者內心的顧慮與疑問,有效緩解護患之間的緊張關系,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
1.2.3 環境優化
通過定期開窗、清潔打掃、消毒殺菌、擺放綠植和調節室內溫濕度等措施,可以為患者提供潔凈安全的診治環境,令患者的護理舒適度顯著提升。并采用增設飲水機、紙杯和宣傳手冊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體驗,使患者的情緒狀態也得到較好的改善[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主要以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作為指標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實驗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各項數據,均使用SPSS20.0進行專業分析。并以(%)和(x±s,分)標識效果,經x2和t/x2檢驗后,以(P<0.05)標識數據之間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從表1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相關數據,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生殖醫學科的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用藥指導、飲食干預和觀察體征等,使患者的生育繁殖能力得以增強,令患者的生活質量逐漸提升。而在此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干預,通過健康宣教、心理干預和環境優化等措施,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
從本次實驗中可以發現,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人文關懷應用于生殖醫學科護理工作中,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方面效果顯著,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春茂.人文關懷實施在血透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123+125.
[2]張苑.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模式在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19:36-37.
[3]齊丹.人文關懷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8:48-50.
*通訊作者:陳紅,貴州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