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娟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也面臨著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將預習納入考量,依據新的需要改進教學的方式。本文分析了有效預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并且提出進行有效預習的幾點建議,以期能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預習;運用
引言
現階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預習的方式已經有了很多的實踐,有效預習的優(yōu)勢需要被充分發(fā)揮出來。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有效預習的重要意義,同時尋找更加科學可靠的預習模式和策略,在傳統的預習方式的基礎上探索新的模式,以保證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能力、學習知識。
一、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智和思維能力進入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在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僅是需要教師的指引和教授,同時還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了解來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相對來說,小學中年級學生經過了幾年的學習,已經對語文的內容以及預習的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自主預習過程中涉及到的文章的閱讀與理解、相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對問題的記錄和提出等過程,都能夠幫助小學生逐漸提高他們的能力。提高預習的有效性,不能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深化理解,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學會在其他時間進行預習和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能更加高效的提高對于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掌握。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會不自主的聯系現實生活的各種場景;同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見到相似場景時,也會不自覺的聯想到所學過的語文內容,從而將語文的思維貫穿到生活之中。因而,在引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將語文學習與生活關聯起來,以語文內容映射現實生活,將語文知識進行實際化的聯結和運用,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聯想思維等,從而更好的使用語文的思維來回答問題,用語文的技巧來進行表達,并且形成自己獨有的、系統的對語文的學習方式。
二、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策略
1、以思維導圖模式引導自主預習
繪制思維導圖是實現有效預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思維導圖的掌握要求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對于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使用這一方式進行自主預習,既十分有利于他們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安排。
以小學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海》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先繪制出與課文結構相關的思維導圖,例如主要人物、人物特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結局等等,將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的串聯起來,先讓學生了解大概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可以開始要求學生自主構思和繪制,通過布置比較簡單的任務來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例如,通過思維導圖羅列出生字詞的過程也會提高他們“攻克”這些“難題”的信息,激發(fā)認真學習的動力。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復盤梳理,攻克理解難點。
2、以多媒體設備營造預習情境
在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如果只是讓學生們進行單調的“讀書預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導致后續(xù)的課堂缺乏活力。因此,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相應的氛圍,讓學生在合理、合情的環(huán)境中進行預習。
以小學四年級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的預習為例。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的影視資料,通過視頻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諾曼底號遇難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調動起學生對了解諾曼底號沉沒的前因后果的興趣,進而帶著這種好奇心進而再去學習課文,能夠更好的將文章轉化為腦海中的形象,從而在一定的基礎上順利的預習。
另外,教師使用多媒體的時間一定要適度,而且要注意視頻內容的契合和合理性,將新媒體設備作為輔助學生理解的工具,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不論是在預習中還是在學習中,學生更需要的是自我思考、自我實踐的機會,要時刻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和主導者,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只能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構建和完成。
3、以小組合作方式促進預習進展
小組合作也是實現有效預習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對于與教師交流,學生在相互之間的交流中更輕松、更活躍、更易迸發(fā)出靈感,同時也更樂于和敢于提出問題。
首先,小組的形成需要教師的介入,教師應該合理的根據學生之間的長處和個人特點進行分組。其次,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各個小組預習和討論的過程,隨時給予學生指導,幫助解決問題。第三,教師應該及時對小組的成果和學生予以鼓勵。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的預習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小組朗誦、理解的情況,從字詞讀音、朗讀效果、主題理解等角度出發(fā),評價學生對《宿新市徐公店》《四時田園雜興》《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的預習效果,由各個小組打分,將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上,評選出“最最優(yōu)秀”“最優(yōu)秀”和“優(yōu)秀”小組獎項,頒發(fā)獎狀;并且在每個小組里都推選出以為表選優(yōu)異的同學,予以“最佳個人表現獎”。除了獎勵機制,教師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在預習過程中存在較大問題的同學,私下進行交流、糾正和鼓勵,不打擊每一個學生自尊心。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有效預習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語文思維,教師則可以從以思維導圖模式引導自主預習、以多媒體設備營造預習情境以及以小組合作方式促進預習進展三個方面入手,完善預習的流程和提高預習的成效,幫助學生實現有效預習。
參考文獻
[1]張琳.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預習”的重要性[J].華夏教師,2019(16): 34-35.
[2]劉世麗.利用預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