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愛群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的對象選擇為2020年中到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療的患者,將篩選后的94例患者按照護理方式進行分組,共設置常規(guī)護理小組(對照組)和人性化護理小組(觀察組)兩個不同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結果:不同小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精神科患者在接受人性化護理之后,其臨床癥狀的恢復情況有了較好的改善,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人性化護理;應用效果
臨床中,精神科患者一直屬于特殊性較強的一類患者,在病情的影響下,患者對于自身的照顧能力會出現(xiàn)非常明顯的降低,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很難滿足患者的需求,需要護理人員針對性的進行調整。筆者在本文中針對精神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開展了相關研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擇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數(shù)值的精神科患者作為樣本,篩選過后納入樣本共計94例(男/女=51/43),患者年齡27至64歲(平均48.6歲)。
1.2方法
研究中,常規(guī)護理組(對照組)中的所有患者單純接受常規(guī)護理服務,護理人員除了要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開展認知教育外,還需要引導患者按時、按量的使用藥物,與此同時,針對患者的情況來為其開展各種疾病的預防措施。
人性化護理組(觀察組)中的所有患者而接受人性化護理服務。人性化護理措施為:①人性化心理溝通 護理人員應對心理護理方案進行充分的調整,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思想意識,并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此來更好的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通過優(yōu)質的溝通來從心理層面對患者的問題進行解決,提升患者依從性。②人性化健康宣教 主要針對患者家屬開展精神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宣教,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改善患者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引導患者家屬更好的配合各項護理措施的開展。③人性化互動管理 護理人員需要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更多的與患者進行交互式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尊重以及關懷,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④人性化生活護理 在開展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更多的對患者進行觀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患者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情況,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對護理方案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和調整,并在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下及時為其進行解決。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n(%)以及()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者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情況對比
對表1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情況對比結果為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更好。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不同小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對比結果為P<0.05。
3.討論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精神科一直是比較特殊的科室之一,在精神科接受治療的患者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治療效果甚至患者安全受到威脅。為了更好的避免各種護理過程中的風險事件,同時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人員需要在開展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對方案進行優(yōu)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患者更多的對護理服務進行配合,保證護理服務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在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更多的為患者家屬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教育,在提升患者家屬護理能力的同時,讓其可以更好的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避免護患糾紛等問題的發(fā)生,為患者提供更加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在為精神科患者開展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運用人性化護理的護理模式,有助于提升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同時也可以充分的保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構建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翟衛(wèi)星. 精神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 智慧健康, 2019, 005(030):175-176,178.
[2] 李玨. 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
(蕪湖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