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容
摘要:維護患者的病患人身安全為開展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血管外科住院病患有著兇險的特點。這些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抗凝治療。病患在住院期間內極易出現諸如壓瘡、主動脈夾層等等危險。因此需要對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管理,以保證患者住院期間的在人身安全。特此,本文全面分析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情況,旨意為相關人員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文獻。
關鍵詞: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安全護理
相較于以往,當前我國醫學學科劃分的更為細致。在此背景下,臨床醫學發展趨勢也逐漸趨于專科化[1]。血管外科屬于臨床外科內重要分支,其中又以老年患者居多。這些患者身體機能大不如前,病情復雜,患者的猝死率較高。因此,做好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顯得格外重要。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全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情況,現綜述如下。
1.當前對血管外科住院患者開展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1.1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容易發生墜床事件
和其他科室患者相比,血管外科患者發生墜床事件的概率更高。這些患者往往病情嚴重,存在躁動不安的情況。甚至有些病患在深夜時會出現諸如癲癇等等異常化精神表現。上述危險情況需要提高床欄的防護能力,用以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針對于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全面尋找造成病患墜床的風險,如果在對患者開展臨床護理中發現安全隱患應當及時予以解決。
1.2病患在恢復期內極易摔倒
相關調查表明:血管外科患者在疾病恢復期內往往存在行動不便的不良問題。其也為病患需要接受住院治療的重要因素。由于存在這種情況,不但加大了醫院方面針對于血管外科護理人員投入量,同時也要納入更多的臨床護理內容。有的血管外科患者存在運動失調的不良情況,且同時合并程度不一的運動功能障礙。其也為病患病情恢復期極易發生跌倒的重要原因。倘若未能做好相關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在發現患者跌倒時未能及時扶好病患,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1.3腹主動脈瘤破裂以及主動脈夾層破裂
以上兩類高危險性并發癥均屬于破裂出血。患者們很可能由于失血性休克就此死亡。通常情況下,主動脈夾層瘤急性期特別是發病之后48小時之內危險性最高。而腹主動脈瘤的瘤體直徑越長,患者發生意外破裂的風險則越高。這一點重點體現在瘤體直徑大于5cm的患者群體之中,其發生破裂的機會明顯增加。
1.4下肢DVT形成
血管外科患者非常容易合并肺栓塞疾病。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和血栓脫落有關。如果直徑過大的血栓進入到患者的肺動脈之中,會造成諸如肺循環障礙等等系列性綜合癥。如果情況嚴重,還會威脅到患者的人身安全。
1.5出血
血管外科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療,在臨床中經常使用的抗凝劑包含華法林、阿加曲班、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等。這些藥物有一定特殊性,如果應用不當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在此其中出血為最常見并發癥。具體表現為傷口滲血、鼻部出血、牙齦出血等等。如果情況嚴重,患者還會表現出顱內出血的情況。
1.6皮膚壓力性創傷
壓力性創傷的發生和身體局部皮膚受壓時間過長有關。在此情況下患者受壓過度位置皮膚會出現血流循環障礙的情況,進而形成皮下組織壞死[2]。值得說明的是,如果血管外科患者同時合并II型糖尿病,其皮膚抵抗能力更弱。因而更容易出現壓瘡。另外長期臥床者也是壓床高發群體。
1.7搬運患者過程中發生意外
如果在運送患者過程中方法應用不當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患者墜落以及碰傷等等危險出現。
2.對血管外科住院病患實施安全管理的方法
2.1全面預防主動脈夾層和副主動脈破裂
護理人員應當積極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改變情況,有效控制血壓。患者應保持平臥位修養、絕對臥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床上進行小幅度活動。護理人員需要告知病患不得突然起身轉身或者坐下,以免發生意外。另外患者也不要擠壓、按摩或者熱敷腹部。患者在術后需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飲食。通過有效方法維持大便暢通性,如果患者存在便秘的情況,應實施低壓灌腸。告知患者不要用力大便,以免發生夾層瘤破裂的不良情況。
2.2.全面預防出血并發癥發生
護理人員需要遵循醫囑,對患者合理應用抗凝藥物。在發現意外之后要馬上上報給主管醫生,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抗凝劑使用劑量。當病患經皮下注射完畢低分子肝素之后,應在穿刺點按壓時間在20分鐘左右。輸液完畢時按壓患者皮膚針眼,時間為15分鐘。患者在平日里需要應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齒,同時護理人員也應當告知病患查看自身是否存在出血傾向。一旦出現不良情況,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給護理人員。護士如果發現患者手術切口大量出血,要在第一時間使用無菌紗布壓迫其切口。另外也要及時聯系主管醫生,做好緊急處理工作,實施加壓包扎。倘若患者出血主要因抗凝劑應用過量所引致,則有必要減量應用抗凝劑。在必要的情況之下,可以對患者使用拮抗劑。護理人員需要每周監測患者凝血功能。在通常情況下需要把患者的 INR的水平控制在2.0~3.0之間。
2.3防止患者意外墜床
針對于存在躁動不安以及意識模糊的患者。護理人員有必要強化巡視力度,安排專人陪護病患合理就用床。同時也要查看病患所使用的床欄是否完好。如果患者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的情況,護士應當協助其翻身。在搬運病患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實施現場指導。且在應用輪椅或者平車搬運患者時,要提前為患者系好安全帶。在轉移危重病患時,需要單設護理人員予以陪同。
2.4預防壓瘡
針對于長期臥床的病患或者壓瘡高發群體,要為其發放翻身卡。定期對患者實施叩背、翻身等處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對患者使用充氣式防褥瘡氣墊,同時也要維持患者衣物和床鋪平整清潔。確保病患局部皮膚干爽,每天都要使用溫水清潔患者受壓皮膚。并在容易出現壓瘡的位置粘好透明貼。通過這種辦法也能夠達到預防壓瘡的效果。此外,II型糖尿病患者要使用有效方式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值。
參考文獻:
[1]高曉峰.探究護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5):119.
[2]李芡芡.護理安全品管圈在血管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6):102.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普通外科 四川成都 6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