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習既需要理論知識的獲取,更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內化課堂所學和學以致用.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鞏固和深化物理知識,以問題促探究,在實驗操作中培養其動手能力.并將實驗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激發和拓展學生的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理論知識;問題引導;動手操作;生活實踐;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2-0056-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簡介:程和國(1981.8-),男,江蘇省南通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高中物理學科在學生心目中歷來是抽象和難學的代名詞,尤其對知識基礎比較薄弱的高中生而言,復雜的物理理論常常讓他們有種苦不堪言的學習感受.為了讓高中生能把握住物理學習的竅門,助力核心素養的培養,物理教師需要優化實驗教學設計,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融入理論、疑問、實踐等多種學習元素,結合多元化的授課策略,讓物理實驗課堂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效優化培養高中生的物理思維、學習態度、操作能力.幫助高中生對物理學科激發濃厚的學習熱情,進而體會到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物理素養不斷提升的滿足感.
一、實驗教學結合理論鞏固,培養高中生的物理觀念
盡管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形式正在不斷發展進步,但物理實驗始終都是這個學科的教育根基.優化物理實驗課堂,就等于煥發了物理教學的內在動力.對于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計劃,教師首先要將實驗教學與鞏固知識理論相結合,端正學生的物理觀念.所謂物理觀念,是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將知識概念與物理規律在腦海中升華提煉,幫助學生對運動、能量、物質、相互作用等物理現象產生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與解釋許多自然現象.而物理觀念的形成,沒有充足的知識積累將無法達成.物理教師需要在實驗教學中融入生活背景,從多個角度構建實驗情境.將復雜的理論描述通過生動的情景來直觀的展現,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理解.
以“平拋運動”的實驗教學為例,其教材中對平拋運動的描述是:將物體水平拋出,讓物體保持一定的初速度,并且物體僅受到重力作用,是水平勻速直線與豎直自由落體的合運動表現.而這種描述相對比較繁瑣,學生難以形象的理解平拋運動的運行路線.在實驗教學之前,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有關平拋運動的動畫內容,比如轟炸機在高空投擲炸彈、士兵水平端槍射擊出的子彈軌跡等等,幫助學生鞏固平拋運動的理論認知.在觀看完這一類的視頻,讓學生對平拋運動產生了直觀的印象之后,教師再引入相關的實驗流程.通過小球、方木板、鐵架臺、白紙、斜槽等實驗用具按照固定的步驟設計實驗內容,在按部就班開展實驗教學設計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聯想,引導學生學會用物理觀念來看待物理實驗.
二、實驗教學結合問題引導,培養高中生的科學思維
如果說物理觀念是核心素養教育的奠基石,那么科學思維就是提高學生物理能力的必須條件.所謂科學思維核心素養,是從物理學的視角來客觀認識事物的內在規律、相互關系與本質屬性.通過科學思維,不僅能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抽象概括物理模型,也能依托科學推理與事實依據批判與質疑不同的物理觀點,進而提出具有創造性的理解論述.在傳統模式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墨守成規的教導學生實驗步驟,高中生學習物理實驗的狀態十分被動.就如同牽線木偶一般,只知道按照教師的吩咐來進行操作.除了掌握了各個實驗步驟的操作流程以外,在思維能力上并未實現科學性的發展進步,這也讓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落空.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問題引導教學策略,來激活學生的思考學習活動,促進科學思維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以“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器材選擇、實驗原理、誤差分析、數據處理四個角度來引入教學問題,幫助學生探索分析實驗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體系.比如,針對實驗原理:E=U+Ir、E=Ir讓學生分析U和I所代表的具體含義.討論這個實驗與“伏安法測電阻”有什么區別之處?在器材選擇上,教師也可以提問:實驗中需要通過什么電學元件才能有效改變電流?學生通過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不難想到“滑動變阻器”.當實驗過程出現誤差時,教師需要引入思考:如何將圖像與數學表達式相結合,來直觀體現出實驗誤差的大小?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出整個實驗的電路圖,并按照實驗步驟處理數據,結合實驗學習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實驗教學結合動手操作,培養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既然是物理實驗學習,高中生只有親自動手操作,體會實驗的過程,才能有效激發自身的探究能力核心素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需要具備的探究素養首先要具有尋根溯源的精神,能通過實驗情境提出質疑,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并獲取信息.在形成結論的同時,懂得對整個探究過程進一步反思與評估.這就需要高中生在實踐操作物理實驗的學習中能發掘出各種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論點,并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取論據,推動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驗的同步學習.對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來操作實驗活動,讓學生在組內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助于操作和交流等探究學習過程的施行.
比如在學習“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這個實驗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們按照個性特點、學習能力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組,為各個小組下發“打點計時器、紙帶、細線、砝碼、小車”等器材.讓高中生通過學過的實驗原理與理論知識,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步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每一樣實驗道具的用處,讓學生們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測定任務.除了實驗過程以外,學生還應當展開組內討論,記錄實驗現象與實驗結論,并書寫成報告的形式,在完成整個實驗內容后上交給教師.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報告內容,指出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有哪些不足之處.引領高中生展開高效率的實驗探究學習,讓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掌握的更為扎實.
四、實驗教學結合生活實踐,培養高中生的科學態度
通過物理實驗學習,高中物理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的本質,理解技術、社會、環境、科學之間的關系,了解到物理學習需要富有創造思維.當學生具備了科學態度,就能具備研究物理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在遇到問題時,能通過推理和證據來闡述自己的見解.對此,教師需要讓實驗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有效拓展高中生的學習視野.比如,開展課外實驗學習,讓學生在課后的日常生活中嘗試進行物理實驗,將掌握的理論知識創新應用于生活實際.由此,可以引領高中生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萌發知識創新應用的探索熱情.通過實驗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結合,高中生能將學習過的物理知識充分應用.這種實驗授課模式契合了高中時期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揮到最大,有助于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以“動量守恒定律”的教學為例,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反沖運動”作為實驗教學的基礎,為學生們布置課外實驗學習主題.比如,讓高中生收集生活中常見的道具:透明膠、打氣筒、橡皮塞、飲料瓶、氣門芯等等.引導學生以“反沖運動”作為理論指導,設計“水火箭”實驗.通過實驗探索,高中生能對動量守恒定律會產生更為深刻的學習理解.由于不同的學生的實驗設計的思路也會存在區別,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交流,汲取他人的實驗經驗.在提升創新能力的同時,培養出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高中物理教師若想通過優秀的實驗教學來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兼顧達成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就要將傳統物理實驗教學的沉痼之處積極剔除,融入新穎的教學嘗試,通過鞏固理論、問題引導、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等策略,構建高效率的物理實驗學習環境.帶領學生在深度學習狀態中感悟物理實驗的內涵,品味知識的魅力,讓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力依托途徑.
? 參考文獻:
[1]尹強.利用物理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物理教學探討,2019(7):59-60.
[2]李建國.探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10):27-28.
[3]岳寶良.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5):17-1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