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春
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能夠發現部分學生并不能夠較好地把握題目的內容,這是因為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較弱,所以他們不能夠較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重點關注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跟好地把握相關的數學信息,從而能夠較好地對題目進行解答,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一定的幫助。本文圍繞小學生數學語言的錘煉展開論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錘煉;教學策略
前言: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關注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夠較為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數學閱讀能力,從而能夠在作答的過程中更為得心應手。為了能夠更好地達成這一效果,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地創新,讓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更為順利地激發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開展相應的練習,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
一、引導學生結合著生活經驗理解數學信息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信息。而在開展相關的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就題論題,讓學生通過解讀題目的信息對相關的內容進行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為了有效地幫助學生對于題目中的相關信息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地引導,讓他們充分地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其進行一定地理解,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把握題目信息,進而能夠在作答的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靈活應用,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在作答“A點和B點相距10千米,甲從A點出發,乙從B點出發,最后,他們在距離A點和B點的中點2千米的地方相遇了,請問甲的行駛速度是多少?乙的形式速度是多少?”這是一道較為經典的行程問題,如果學生只是就題論題,那么學生很容易便會被題目的各種信息所干擾,進而不能夠較好地理清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信息,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理解,通過將自己想象成從自己家出發的甲,將自己的朋友想象成從自己家出發的乙,然后兩個人要在相向而行的過程中在某一點相遇了。通過這樣的聯想方式,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將自己代入到題目當中,從而能夠應用畫圖的方式對題目的信息進行整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將這些數據呈現在一張圖上,通過觀看這張圖的便能夠較好地把握題目的信息,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幫助。與此同時,他們能夠較好地對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一定地把握,從而能夠列出相應的方程式對其進行解答,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
二、引導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規范性
數學的語言具有較強的規范性,如果學生在閱讀數學語言的過程中對于規范性的文字沒有較好的解讀,那么他們常常會陷入解題的誤區,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不利的。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重點關注數學語言的規范性,尤其是對于“在XXX的范圍內”或者“除了XXX之外”的語言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把握這些細節內容,從而能夠較好地感受數學語言的嚴密性。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提高自己對于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讓自己能夠在作答的過程中對一些關鍵性的信息進行把握,從而能夠讓自己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有著較大的幫助。例如在向學生講述梯形的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對概念中的“只有”和“四邊形”這兩個詞語進行強調,讓學生能夠較好地結合這兩個詞感受數學語言的嚴密性,從而能夠在后續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的概念進行更好地把握。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題目的信息進行一定地簡化,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題目的信息進行把握,進而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閱讀到“小明的媽媽在菜市場一共買了20個蘋果,然后讓小明對其進行平分,放在5個盤子里,讓每一個盤子里的蘋果的數量相等,那么,每一個盤子里有多少個蘋果?”這一段話包含了較多的信息,但對于學生的解答來說有較多的信息是沒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簡化,從而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題目的內容,如“將20個蘋果平均放在5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這將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自己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讓自己能夠在數學練習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三、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對概念進行講述
對于學生來說,數學概念讀起來較為拗口,他們并不能夠教好地對其形成較為長期的記憶,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不利的。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語言對相關的概念進行描述,讓他們能夠充分以自己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數學閱讀能力。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解讀,并且對其形成一定地理解。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不看概念的解釋,而是應用自己的語言對概念進行描述,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思考和整理的過程,這能夠幫助學生較為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在學生完成了自己的復述之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結合著自己的語言同概念的解釋進行對比,從而發現自己的表述相比于概念有哪些不夠嚴謹的地方,然后再對自己的語言進行完善,從而能夠更為順利地講述自己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經過多次的修改之后,學生能夠較好地對自己的數學語言閱讀能力進行較好地培養。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相關的數學信息進行理解,這將幫助學生更為順利地對數學信息進行解讀,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數學語言的規范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思維的嚴密性進行關注,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語言對相關的概念進行描述,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概念轉變為自己的東西,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龔紅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20,(4):83.
[2]湯紅云.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語言訓練[J].天津教育,2020,(5):71-72.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龍鳳小學 3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