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三觀”,對職業素養提升有促進性,也有助于增強思政教育實踐性和發展性,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思政教育成果也會更加突出。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社會適應性變強,就業情況就會變好,高職院校發展也就有保障。所以,高職思政教育要發揮自身功能和優勢,與職業素養培養有效融合,促進學生思政素養和職業素養共同提升,為其就業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職業素質;融合路徑
一、堅持開放與互補原則
思政教育和職業素養培養兩者融合要堅持開放與互補原則,既要落實思政教育的目標,又要把職業素養培養合理融入進去,促使學生同時接受兩個方面的教育,做到協調共進。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拓展教育內容和范圍,挖掘教育中與職業素養相關的內容,然后有目的性地滲透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等。如果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聯系不夠緊密,應當豐富教學素材,進一步延伸,將兩者結合起來,達到互補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社會道德規范相關內容,就可引導學生從職業角度去分析,說說應當怎么做。思政教育除了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同時要強化法律教育,引入一些和職業相關的法律,帶領學生學習,增強其法治觀念,使其在職業生涯中能嚴格執行各項要求,樹立規范操作意識,做一個遵守職業規范和相關制度與法律的職業人。
思政教育思想與政治引導屬性強,引入職業教育相關內容,不但不會弱化這些,反而會增強其對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認知和理解。這對于職業素養培養也有好處,有助于這方面素養的增強,以確保方向的正確性。另外,在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融合中,必須堅持市場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使其具備職業和崗位工作所要求的素質。也就是說,職業素養培養要堅持發展性,而這個與馬克思理論有相同之處。所以在融合中一定要確保能促進學生發展,有助于學生自身發展與職業生涯發展。
二、明確教學內容
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融合過程中,首先要找到結合點,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將和職業素養相關的內容合理融入思政教育課程體系中。教師要結合專業,總結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和工作,然后分析這些崗位中要具備哪些職業素養,然后融入教學中去。主要包含的有工作態度,如吃苦耐勞、工匠精神、認真負責、愛崗敬業、團結協作、集體榮譽感等。除此之外,高職學生大部分從事的是一線技術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可在教育中融入職業安全常識。思政教育中培養專業素養,不能影響到思政教育,所以就要與專業結合,選擇一些職業中必備的品質和素養,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思政教育融入職業素養培養,可構建信息網絡課程體系。找到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的聯系,將其變成一個個小知識板塊,將其傳到教育網絡資源庫中。這樣不僅能使兩者融合得更加系統化,以及內容更加豐富和完善,同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使其在自學中提高思想政治素養與職業素養。
三、利用多媒體引入真實案例
在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融合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育方式,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引入一些真實案例讓學生分析,在互動交流中明確作為一個合格公民需要具備哪些素養,作為一個合格的職業人要具備哪些品質、精神、素質等。教學中采取模擬情境的方式,結合相關企業文化以及觀看視頻,了解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內容等。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工作有大致的了解,明確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等,同時還能使其清楚企業對不同崗位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等。學生對這些做到心中有數,就會在生活與學習中自我教育,落實思政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要求。組織學生進行實訓,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和實踐中自我激勵和自我管理,確保思政教育中職業素養培養能夠真正被學生內化,最終形成良好的職業品質和職業素養。這樣融合成效會提升,針對性也會增強,促使學生道德修養、價值觀念、政治素養、職業素養等共同提升。增強思政教育與實訓的聯系,高職院校要打造真實工作環境,組織學生實踐。以這些為基礎開展思政教育,培養職業素養,效果會更好。
四、優化評價機制
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融合中,既要重視評價,又要優化評價機制。結合培養目標,確定評價指標。對于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以及職業素養培養要系統和全面,并且要促使學生知行統一。思政教育評價指標要多元化,從各個方面去評價,比如考試、實踐中的表現、師傅評價、品行等。只有全方位評價,才能使思政教育工作者明確學生在思政素質和職業素養方面的不足,從而有目的地強化教育。客觀評價也能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尤其是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等方面的不足,進行自我教育和激勵,這樣思政教育與職業教育成果會更好。
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倚仗于思政教育。但是高職教育不但要培育德才兼備的人才,還要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這就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做好職業素質培養,兩者都很重要,且具有聯系性,所以要尋找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的契合點,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徑。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與職業素質共同提升,促進其綜合素質提升,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并為其職業生涯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述,高職教育在堅持立德樹人的同時,人才培養還要始終以市場為導向,依據社會與企業對人才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和計劃。真正堅持市場導向,就要做好職業素質培養,因為能夠增強其對職業和崗位工作的適應性。思政教育以及職業素質培養,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兩個核心內容,兩者有很深的聯系,推動兩者融合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錢佳媛.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融合模式創新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07):186-187.
[2]高甄妮.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融合的路徑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66.
[3]張宇.高職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的耦合性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0):60-61.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