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玉
摘要: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世界也已經進入了全面的信息化時代,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在持續增長,人民的生活質量以及水平均不斷提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革新,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教育事業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教育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改變,例如以往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使用的均是灌輸式教育,但是現如今灌輸式教育已經不再適合社會的發展。因此當今社會對于教育者也提出了一定的需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應該把重心放在文化教育當中,而應該關注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具備學習能力才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習,從而實現自身的成長和發展。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剛剛接受教育的階段,也是成長發展的初期,此階段的教育尤為重要,會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未來成長,由此可見,此階段的教育事業對于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在這一階段時,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素質的培養,更需要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思維,培養敏捷的思維能力,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本文則將針對這一課題做出具體的研究,將以小學數學這一學科為例,明確小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意義,最終制定出完善的發展策略,從而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發展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發展;策略研究
引言: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數學是一切的基礎,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學科,數學這一學科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數學這一學科的角度來看,其與其他的學科不同,需要更加理性以及有邏輯性的思維,這樣活躍的數學思維有助于學生探索和發展,小學生若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則可以擁有創新和探索的意識,遇到困難時也可以不畏困難,勇于挑戰。學生在探索中可以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后又可以自己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意義。小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被完全開發,因此有無限的潛力,教師更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幫助小學生發展進步。在當下的新時代當中,教師更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改變自己守舊的教學方式,實現創新,從而啟發小學生,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一、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環境是教學的基礎,但實際上并不是學生均處于一個良好安靜的學習課堂環境中便可以靜下心來學習數學。簡單來說,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教學的基礎,但卻并不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必然條件,其中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在任何的學習當中,若想要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均需要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之中。而教學環境是否具有創新性也是十分關鍵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意識到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該設置一些豐富的課堂內容以及活動,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而幫助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創新課堂,這樣一來便可以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從教師教學這一部分來看,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可以以提問的形式來促進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們過渡到教學課堂當中。學生通過提問便展開了自己的思考,此時對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也有一定的幫助。在思考中學生也可能會遇到問題,這樣一來教師便可以再次糾正學生,并且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教師在課前提問的問題結束后便可以講述教學內容,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隨著課堂的進程不斷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更好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發散思維中也逐漸可以實現學生思維的創新,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
二、學生簡單逆向思維的培養
擁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是學習數學的關鍵,除此之外,良好的數學思維不僅可以幫助解決數學問題,更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在生活中也可以解決問題。而逆向思維也是數學思維方式的一種,簡單來說,傳統意義上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均是正向思維,順著事情的發展方向而進行思索,但逆向思維恰好打破了這種思維方式,換一種方向去看待事物的發展,進行逆向的思考。這樣的思維方式往往可以讓人們有更開闊的視野,形成一些新的思想。逆向思維是大多數人不會想到的辦法,可是逆向思維再做一些題時是很快速簡便的方法。例如在小學中常見的加減乘除法計算的問題:“小明問爺爺多大年齡了,爺爺回答說:把我的年齡加上17,然后在用4除,再減15,再乘以10,之后恰巧是100。”我們用逆向思維來計算“首先題目中不乘以10就是100除以10等于10,不減15就是10加15等于25,不被4除就是100,100不減17就是83.”。這樣,就很輕松的得到了小明的爺爺的年齡是83。突破傳統思維,逆向思考問題,讓問題變得更簡單。
三、學生直覺思維的培養
直覺思維指的就是在未經過思考與分析等過程前就對題目進行核心的掌握,然后迅速地進行解題,直覺思維具有直接性、快速性、簡約型以及跳躍性的特點,對于小學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方式。例如在對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的認識,向學生們展示如何構建這些圖形,然后后再想學生們提問,你們看這些圖形能不能馬上回答出他們有什么樣的特征與不同呢?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讓學生把直接觀察到的問題闡述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對問題的觀察以及直覺思維的培養將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那么學會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題目將會運用直覺思維進行更好、更快的解決。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是孩子發展的黃金階段,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階段時除了家庭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學校教育。此時小學生的思維尚不成熟,有極大的塑造以及挖掘成長的空間,因此教師更應該良好的培養,讓學生更好的成長,思維方式對于學生成長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應該注重思維的養成,有著好的思維能力會受益于各個方面,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幫助,去更好地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余思科.數學思維視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000(009):P.97-97.
[2]田衛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神州,2020(6):126-126.
[3]馬光棟.探討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J].信息周刊,2018,000(014):1-1.
[4]楊小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維發展探究[J].考試周刊,2018,000(070):104.
[5]覃誠.探討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J].中外交流,2019,000(003):362-363.
溫州市蒼南縣宜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