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就業指導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在推動高校教學工作開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實現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實現高校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實現兩者有機結合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與職業觀念,同時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更為優質的人才。因此,在新時期高校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強化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有效融合,強化對學生的引導,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改善。
關鍵詞:新時期;思政教育;就業指導教育;融合
引言: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水平不斷提升,而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其所面臨的就業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窘境。這就需要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通過實現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推動學生道德修養提升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1]。所以說,通過推動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有效融合,更好的實現學生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改善,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就業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業指導與現實環境存在差異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人才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從當前高校開展的就業指導教育來說,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使得其教學工作與現實環境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展。從目前的教師團隊來說,很少有教師能夠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對于當前人才市場的需求缺乏一個正確的把握,這就造成其所開展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很難結合當前的就業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整[2]。在就業指導教育缺乏實效性的情況下,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會大打折扣,進而陷入到惡性循環的狀態。
(二)就業指導教育中缺乏專業化思政教育
相較于傳統思政教育工作來說,在開展就業指導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專業化的教學工作,讓學生了解就業相關的各種知識,面對就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禮儀規范,實現就業能力的提升。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高校缺乏專業化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其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并不符合當前的社會就業現狀,使得學生的就業受到了一定阻礙,甚至會加大學生的就業負擔,打擊學生的就業積極性[3]。
(三)就業指導教育中思政教育缺乏針對性
在目前諸多高校當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將重點放在了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以及道德素質培養方面,對于就業指導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盡管其進行了相應課程的開設,但是所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所提供的就業指導教育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影響了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從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政教育工作來說,缺乏系統設計,使得許多工作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其所介紹的一些就業技巧與知識,缺乏針對性與實用性。
二、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融合
(一)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在開展就業指導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必須要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從當前社會發展現狀出發,做到與時俱進,積極的創新教學方式與手段,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就業指導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專業能力,同時需要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從而更好的適應新時期人才的發展要求,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就業指導教育
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從自身的喜好出發,合理的進行職業規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目標,實現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對未來的職業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與此同時,學生應該強化對職業教育的融入,幫助學生樹立誠實守信的原則,積極的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在實踐活動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時不斷的磨練意志力,保證在未來工作中能夠更好的適應崗位需求。除此之外,針對有著創業欲望的學生來說,需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在思政教育中強化學生拼搏精神的培育,對學生的潛能進行充分的挖掘,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增加創業成功的幾率。
(三)在就業指導中加入思政教育
從目前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來說,需要積極的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特別是需要轉變學生的傳統觀念,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應該重視未來的發展,合理的選擇個人的職業規劃,保障學生未來發展。其次,需要重點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目前的大學生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是以理論學習作為支撐,在社會實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通過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就業指導當中,可以實現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成長。
結束語:
近年來,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就需要在開展學生培養的過程中,高校必須要轉變傳統教育教學思路,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就業指導、職業規劃方面的指導,有效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改善。高校需要做好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有效融合,充分發揮出兩者的優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與就業觀,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可靠保障,同時也為社會發展輸送更為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盧虹竹.淺析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J].科技風,2019, No.403(35):210-210.
[2] 任楠.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就業指導融合的對策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27):136-137.
[3] 孫曈.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融合發展[J].質量與市場,2020, No.269(18):146-148.
作者簡介:馬玉樁,1971年10月,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碩士研,中級(實驗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 通遼市 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