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英
摘要:現階段的英語學習有很多的問題,首先就是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較差,這極大地影響了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啞巴英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生一開始就習慣了只重視閱讀以及卷面成績的教學方式,將語言交流學習法應用在小學教學階段迫在眉睫。為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如何將語言交流學習法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語言教學學習法;小學英語;教學探究
引言: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語言交流對于學生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在此基礎上,文本首先分析了語言交流學習法對于英語學習的好處,然后再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將語言交流學習法應用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實際策略。
一、語言交流學習法對于英語學習的好處
語言交流學習法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其從語言最重要的作用——交流出發(fā),旨在指引語言學習者通過交流的方式達到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將這種方式應用在英語學習當中,首先就是可以改善啞巴英語的現狀,從側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來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另外,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自主能動性,通過交流和思考訓練自己英語語言思維,這對于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更輕松地進行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將語言交流學習法應用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實際策略
1.將互動交流放在學生的預習階段
隨著新媒體在教學活動運用的不斷深入,教學活動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在以往,學生預習只能單純依靠讀的方式來進行,如今可以將微課加入到學生預習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適當地將課堂學習中需要口語交流的部分制作成微課,讓學生提前觀看學習,從跟讀再到分角色進行對話練習。由于本身小學階段學生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力就較差,需要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課本的預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從親子互動的角度出發(fā),一改往日家長只扮演監(jiān)督者的冷冰冰形象,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到預習學習的場景當中,通過彼此對話溝通,在加強親子關系的基礎上,提升預習的效果,為之后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例如在四年級上冊《It was my birthday on Saturday》的學習當中,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What are you doing?-I’m…”這組關于正在進行時基本的問句,以及詢問別人生日在那一天句式,而在交流中,熟練掌握星期幾單詞的表達和運用。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供給親子一起使用的微課資料,在示范對話之后,知道學生與家長通過不同情境,來熟悉這組現代進行時句子的表達,而在詢問的生日的句型練習中,則可以更進一步,把文章中的英文名字出發(fā)換成家庭親人的名字,通過這樣的情境交流,在提升預習效果以及提升之后學習的信心外,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尋找句型可以用到場景,以此達到通過語言交流學習來提升整個英語教學質量的效果。
2.運用趣味性活動加強課堂的英文溝通
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人們對于課堂的對話練習以及語言交流學習,往往只停留在照搬書本是句子,然后分角色練習的印象里,很多教師在課堂的教授過程中,習慣了開展這樣的課堂活動,并沒有與時俱新嘗試更有效的語言交流的課堂活動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的心態(tài),不利于學生通過有效語言交流學習來鞏固英語知識的學習。隨著課改的要求以及新媒體時代學生的學習心理的要求,需要在課堂上開展創(chuàng)設更加有趣且內容豐富的語境,帶領學生進入自主探尋英語知識應用的世界,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點,還可以促使學生學會在時候使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促進語言交流對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塑造,從而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的邏輯,降低學習的難度。例如在四年級上冊《We went to the Great Wall》,這一課的課堂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對話來掌握一般過去時的表達和對于其的提問,很多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通過讀和記的方式,來對一般過去時的句型有基礎的了解,忽視趣味教學對于學生的引領作用,以及通過場景的構建將一般過去時與其他時代對比的好時機,不利于學生綜合地掌握知識,在以后教學中,需要專門抽出時間再進行一次對比學習。在將語言交流深入地融入這課時,可以以游覽長城這個情景出發(fā),首先創(chuàng)設一般現代時或者現代進行時的語境,讓學生完成知識點的回溯,讓后開展一般過去時的學習,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自主語言教育,真正了解其使用的邏輯,在加強知識點的領悟的同時,通過對此口語練習訓練學生說和聽的能力,從而達到通過語言交流來提升語言學習的效果。
3.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融入英語交流
課外的英文學習和鞏固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而想將語言交流學習應用在課外的學習活動當中,以往強制性練習的方式顯然達不到好的效果,可以通過組織大型英文展示的活動來督促學生進行英語語言交流溝通,例如可以通過英語小話劇表演賽的形式,從臺詞的熟悉,再到對話的理解,一步一步到上臺表演,讓學生通過一遍一遍地練習以及同組人的激勵,來達到鍛煉發(fā)音的效果,同時提升英語語言應用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理論,語言交流方法越來越深入到英語教學當中,其可以通過讓學習者不斷進行溝通交流,從而達到提升英語學習的效果,很多教師都已經很好地將該教學法應用在了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實際的開展當中,可以通過將語言交流深化到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外的英語深化當中,讓學生通過持續(xù)的使用英語說來促進整體英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云青.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J].好家長, 2019(7):121.
[2]楊菁.淺談新課標下多媒體與英語多元化互動教學模式的整合[J].中學生英語,2015.18.
賓陽縣鄒圩鎮(zhèn)高龍小學 5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