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惠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高度重視作風建設,不斷規范公務接待流程,嚴格公務接待標準,堅決剎住鋪張浪費之風,切實杜絕公務接待中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取得了良好效果。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在新形勢下,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推動公務接待工作走上新的臺階,已經成為業務開展和穩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新時代新要求,應不斷摸索和實踐,探索出公務接待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新形勢;公務接待;管理;三突出;三把關
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面臨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做好公務接待工作既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在要求,也是各級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軟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業務開展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一直以來,我國在接待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很多公務人員常常出現違規的現象,這種違規行為一直存在,嚴重影響了企業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產生了不良影響。由于我國頒布了“八項規定”,相關部門也先后制訂了相應的接待規則,整改了接待的風氣。在大多數的國有企業中,都對公務接待工作進行了調整,通過整頓公務接待之風,完善自身的接待制度,為企業形象奠定了基礎,在新形勢下,也為干部、職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滿足了內在需求。
一、傳統公務接待變革的必要性
由于傳統體制的影響,在實際接待中,公務人員具有很強的隨意性,甚至存在嚴重的攀比心,接待的名目也比較豐富,在報銷費用時,即使進行審核,也流轉于形式,每年的接待費用一直在增加,使國家的財務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由于這樣的局面一直存在,在接待賬務方面,無法做到透明化,而且,存在很多的黑箱操作行為。雖然,有的公務人員沒有忘記本職工作,也具有艱苦樸素的精神,能夠做到勤儉節約,然而,由于不良風氣的嚴重侵襲,這種清廉性就會逐漸轉變,逐漸形成不良的公務消費理念,高消費的行為普遍存在,無法實現公私分明。因為公務接待制度還不夠健全,相關部門未能嚴格的監督,對違規現象也沒有嚴肅處罰,這就致使了違規成本小,但是,收益很大,進而使腐敗現象十分嚴重,在這樣的局面下,企業必須做出相應的整頓,規范公務接待工作,增強公務接待工作效果。
二、新形勢下的公務接待的要求
基于之前的公務接待的相關問題,黨中央實施了“八項規定”,在此后的兩三年內,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又印發了多項規定等,針對公務接待活動,有效地進行了嚴格、全面的說明,明確了具體的要求,有效制約了公務接待中的不良現象,將違規、違紀、違法等行為扼殺在搖籃中。同時,很多的地方政府都相繼頒布了相關的實施細則,例如:《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實施細則》等,通過制度的約束,將接待經費的支出變得規范化,并且,使接待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此外,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對接待的全過程進行了全面的監管,重點提倡了公開的工作態度,使內、外共同監督,齊心合力的工作,對于違規處罰現象,也加大了處理力度,在根本上,嚴重打擊了公務接待的不良現象。
三、強化“三突出”,持續創新公務接待活動
公務接待是指公務主體在實施公務行為過程中,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所進行的協調公務關系客體的公務行為過程。包括出席會議、考察調研、學習培訓、交流工作、協商事務、執行任務、檢查指導、請示匯報工作等公務活動的接待工作。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政治文明建設的推進,公務接待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同時,也要善于創新,不斷適應社會向前發展,更加突出人性化、特色化、精細化。
(一)突出人性化,堅持在軟件服務上花力氣。為保障業務不斷和諧發展,保證公務接待合法合規,軟件服務顯得更為重要。建立來賓服務信息檔案,包括來賓姓名、性別、身高、體重、民族、地域、職業、文化背景和餐飲習慣等,為同一來賓下次接待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基礎保障,將其充分融入公務接待,力爭在飲食、住宿等方面做到兼顧一切、照顧個別,框架式服務與訂單式服務相結合,做到用心接待、以情感人,融“情”于接待中,著力提高公務接待工作的軟實力,提升來賓對接待服務的滿意度,努力在“親情式”“訂單式”等人性化服務中進一步豐富接待內涵,提升接待質量和服務效果。
(二)突出特色化,堅持在簡約溫馨上做功課。突出企業文化,突出當地特色,開發文化型、特性化服務,努力讓企業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為公務接待賦予新的生機和活力。一是突出企業特色,將文化標識、地標建筑、成果榮譽等作為硬文化依托,將企業宗旨、企業精神、工作方針、人生觀等作為軟文化依托,深挖企業文化特色服務,提升公務接待活動的生命力。二是突出地域特色,將當地文化、地方特色融于接待中,開發文化型服務,提升公務接待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高度。積極深挖特色化服務,培育特色服務品牌,提高美譽度,增強公務接待的文化軟實力。
(三)突出精細化,堅持在精細組織上下功夫。大事必作于細,細微之處見功夫,公務接待無小事,細節服務決定成敗。提前謀劃、對癥下藥,充分研究接待對象基本信息、來訪目的、時間安排以及其他訴求等,積極與分管領導和對口部門溝通協調,保證公務接待高效可行;精細實施,充分利用“公務接待銷項卡”,抓好人員、時間、地點、食宿、車輛、路線、道路、天氣、安全等重要節點,提前把關、再三確認,做到接待實際和接待方案高度吻合,減少不確定和意外因素;科學總結,公務接待完成后要善于歸納,在總結、分析、創新中提高,從細節入手,將“客隨主便”向“以客為尊,用心服務”不斷發展。
四、強化“三把關”,管好和管住公務接待關卡
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要求公務接待厲行節約為主線,緊緊抓住創新管理和深化改革這兩個“治本”之策,力求根治公務接待頑疾,遏制“舌尖上的浪費”。站在新的時代起點上,更要嚴字當頭,力剎公務接待“歪風”,嚴把公務接待審批流程、接待標準、費用結算各個關卡。
(一)嚴格把關審批流程。堅持公務接待分級管理,根據接待對象級別、業務相關程度等因素,將接待對象分為企業級和部門級,實行公務接待多級審批制度,企業級接待需企業負責人或業務相關領導審批,部門級接待需部門負責人或業務相關領導審批。接待管理要層層把關,嚴格控制,對于無公函、邀請函或相關歸口管理部門(單位)通知的公務活動和來訪人員一律不予接待,接待審批把關嚴格、合理合規。
(二)嚴格把關接待標準。公務接待管理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關于公務接待的各項要求。建立完善監督檢查機制,打好嚴查、嚴管、嚴肅處理“組合拳”,嚴格控制標準,確保接待活動合法合規有序開展。
(三)嚴格把關費用結算。實行公務接待費用總額和人均費用雙控管理,避免超規格、超標準接待,確保各項費用控制在標準之內。創新接待管理新模式,創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利用接待管理系統,實行多級審核把關,實現公務接待費用結算規范化、透明化、高效化,確保接待工作的資料完備、費用標準、報銷合規。
五、結語
進一步強化“三突出、三把關”,切實做到公務接待人性化、特色化、精細化,重點嚴把審批流程關、接待標準關、費用結算關,堅決剎住公務接待的“歪風”,徹底清查公務接待“死角”,確保公務接待活動合法合規,形成新形勢下公務接待的新風尚。
參考文獻:
[1]任和平.公款喝酒每年喝一個“西湖”,買單者準[N].京華時報,2012-3-12.
[2]陳梅.國外公務接待機制對我國的啟示[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7(3).
[3]張楓逸;規范公務接待重在釜底抽薪[J];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2014年01期
[4]丁波;做好新形勢下公務接待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共產黨人;2015年03期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 中國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