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書英
【摘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踐行現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對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探討了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創新策略,旨在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核心素養背景;中學語文教學;探究
身為新時代語文教師,我們既然選擇了語文教育這一偉大事業,也就等于終身選擇了學習,語文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語文教育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文化,語文教師要堅定地擔負起培養學生牢固樹立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偉大使命。
一、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適時引用課外資料
(一)于漪老師在《我和語文教學》一書中說過:“教師要從習慣的從教出發的立足點轉換到從學生的學飩發,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考慮他們想學什么,怎么學,學的過程中會碰上哪些障礙,怎樣幫助解決,怎樣才能使他們發揮積極性,讓他們有主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怎樣才能挖掘學習的潛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边@段話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語文課堂教學不應該是“教”的技能的展示與表演,而是一種以“學”為宗旨的實踐活動。
(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雙核的基礎: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基礎,以語文學科塑造人的獨立品格與所需能力為基礎。另一方面,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也依賴語文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核心素養如何融人語文課堂教學?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但它必然是我們今后教學中摸索實踐的方向。
二、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進一步
想要提升中學生的教學實效,就應該持續革新教學方式,讓中學語文老師在實際教育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根據語文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適當的合理的教育方法,熟練掌握具體的核心素養內容,將核心素養內容融入學生的日常教學中。例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時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實行爭取、深層次與具有自我特性的理解,教師應該綜合教學的素材,進行一些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第一次查看課文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里在描繪什么樣的事情?小說體現了人物的哪些特點?”并使學生在再次閱讀課文以后,對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闡述。經過這類的教學實踐方式,有助于讓學生進一步知曉明白人物的特征,可以精準地找到根本所在,透徹地明白主題。在遇到的問題指引下,學生的想法就會變得十分清楚.繼而依據課文素材實行動腦,慢慢地把握住課文的內核和思想感情,也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持續提高。在教育中,現代信息技術用來展示課件有關的具體視頻,綜合美妙的聲音,給學生存在感,激發學生的視聽感。然后向學生說明具體的課文內容,加深對學生課文內容的印象和理解,提升學生的全方位審美思想。讓學生擁有堅實的實際基礎,提升語言的表述水平,通過小組互助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分成多個組,自主探索課文知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提高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學生可以通過課本知識學習更多的地域知識和方言。從長遠來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大大提高。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對語言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關于課文理論知識的知曉程度以及把握,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與課文人物和作家有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可以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可以加強對多媒體的應用,將圖片、文字、音樂等素材用幻燈片的方式展示出來,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加深他們對各種知識點的理解。例如《背影》這篇文章教學,可以先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自行閱讀和理解文章主旨,講講自己和父母之間的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以此加深學生對親情的理解。
(二)加強提問環節。提問可以引導學生保持質疑的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漸漸地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對此,教師積極為初中語文課堂中增添新色彩,在課堂上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以《臺階》為例,這篇課文的主題是“父親”,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以父愛為主題導入,播放與父愛有關的視頻短片,或者展示父愛相關的圖片等,乍一看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沒問題的,但其實教師是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的,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安排好了,學生只需要學習即可。為了真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需要點到為止。比如文章的題目是《臺階》,那么就可以從題目入手,首先給學生提問:“同學們,看到臺階會想到什么?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尊重學生主體,以學生視角展開教學。還可以設計其他的問題:同學們,結合題目與文章配圖,大家先總結一下文章寫了什么內容呢?先回答這個問題,再去閱讀,看看是否與你想象的一致?”這樣的問題導入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學情出發,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三)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探討文章主題、寫作手法、作者的情感等。
參考文獻:
【1】《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視域下從深度反思走向卓越品質的教師專業成長》陳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