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丹
摘要:寫作訓練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寫作訓練的指導是語文教師應該引以重視的。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學生面對寫作都存在著“無米之炊”的現象。究其原因,學生們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能力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積累貼切自身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據初二年級學生學情的實際,本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動筆的習慣,拓展寫作思維,提高寫作熱情,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自覺儲備寫作素材的習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目的開展本次的語文實踐研究。
關鍵詞:片段訓練;實踐研究;初中;作文教學
錢理群先生在《關于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斷想》告訴我們說:“愿意寫與有內容可寫,這是寫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礎。我們要抓好作文教學,就應該溯本求源,先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并在解決這兩個問題中解決怎么寫的問題。“學寫作文”,應當先要解決作文寫什么,即“有內容”,才能必然性地關聯著寫作文的內在態度,即“愿意寫”。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可見,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致、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寫好作文,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觀察生活,對中學生來講,是個難題。作家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于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平時的日常寫作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的日常積累,為學生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為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的問題打開突破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下是關于進行片段訓練之后學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自己的一點見解。
訓練原因及目的:寫作訓練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寫作訓練的指導是語文教師應該引以重視的。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初一學生面對寫作都存在著“無米之炊”的現象。究其原因,學生們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能力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積累貼切自身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據初一年級學生學情的實際,本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動筆的習慣,拓展寫作思維,提高寫作熱情,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自覺儲備寫作素材的習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目的開展本次的語文實踐研究。
訓練形式與方法:主要采取的形式是摘抄優美句段及小作文的習作練習,讓學生在每一個星期截取一、兩優美句段進行摘抄、積累,并以主題形式完成一篇200—300字左右的小作文,以積累貼切學生生活寫作素材。(1)文本教材與名家經典摘抄,側重于美詞佳句、名言名段的摘錄與鑒賞,注重學生閱讀素材積累習慣的培養。(2)專題小作文練習的寫作、交流。寫周記訓練,側重于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生活體驗與認識感悟。專題小作文訓練,注重強化生活素材的挖掘及語言的表達、組織能力。
學生優秀作文展示:
《我與閱讀》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失去了翅膀。“莎翁將閱讀的重要性為喻陽光、翅膀,而我也認為閱讀是一件極為神圣且能陶冶情操的事情。
就如校訓所說,讀書是一種生活態度!閱讀就像秋日里蔚藍天空下紛紛揚揚而落的秋葉,令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心靜如水;閱讀就像置身與世外桃源垂釣,收獲的滿艙魚蝦,令人欣喜無比;閱讀就像放棄安逸而笑傲風霜雨雪的梅菊,令人的精神得到升華。
在我的校園中,當漫步綠樹如蔭的校道時,隨處可見的是一個個信箱似的“書巢“,它們被各個班級裝飾成各式各樣的風格。你隨挑一處,選一本好書,坐在斑駁的樹影下,翻開一頁,就可以進入那片屬于自己的一隅安靜天地,仿佛世界上只剩了那些文字與耳邊的蟬鳴,只管盡情地在文字的海洋中倘佯。正是有了如此一個閱讀氛圍濃厚的學校環境,使我養成了熱愛閱讀的習慣,我與書本從此成為了好朋友。
記得有一次,與家里人鬧了不愉快,心煩意亂。躲進自己的房間里,本想蒙進被子里大睡一場,誰料下起了暴雨,一聲聲的悶雷打在我的心上,心中愈發的煩悶,只好無奈的坐起來。拿起一本《唐詩三百首》,心不在焉地掃過一眼,不料出奇的被吸引住了。趙師秀寫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這是如何的一幅景啊,我從中品出了詩人的寂寞與淡淡的愁緒。鄭谷的“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與孟浩然的“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又使我感到了初春的暖意,驅走了我內心厚厚的烏云,透進一束暖陽來;又讀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體會到了一種廣闊的胸襟與開明高遠的志向……慢慢的,我翻完了一整本書,抬起頭雨停了,內心的煩悶也消逝了。閱讀確是一件令人忘憂的樂事呢!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當你讀的書多了,自然會有許多摯友,他們能在你猶疑不定時指點迷津,能在你成功時助力,更能在你失意時給予安慰。閱讀的益處是道不盡的,我會將閱讀變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起來閱讀吧!
——J1601班 ? 梁欣怡
這篇文章的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學會將貼切生活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著實值得夸贊。平淡樸實的語言,將閱讀的重要性娓娓道來,不禁讓人為之動容!
通過引導學生們學會從現實生活出發,留心生活的寫作素材,發現很多學生學會了從生活的挖掘出不同優秀的素材,這將有效的促進他們寫作素材的積累與情感的表達,且使得學生們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而流不歇”。我鼓勵學生讓生活走進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描述生活。
參考文獻:
[1]2008年《新時期中國教師優秀教案》.
[2]李紅燈:《作文中真性情的滲入與析出》,《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02上.
[3]孫小蘭:《化整為零 化繁為易——議中學語文作文專題片段的訓練》,《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