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廣才
摘要:小學階段的田徑教學領域開展,離不開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運動潛能的培養,而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新課改下最為常見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田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活躍整個課堂氣氛、提升整體的田徑教學效率。下面就結合體育游戲,在小學田徑教學中運用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游戲;小學田徑;運用
前言:
小學體育教師,將體育游戲運用到田徑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優化傳統教學過程,還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水平得到良好的促進和發展。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感受,立足田徑運動內容,引入有新意的體育游戲,才會使學生對田徑運動的積極性不斷升高,進而取得良好的成績。對于提高小學體育田徑教學水平,也有重要的影響。
一、設計新穎游戲,革新熱身教學環節
熱身教學環節,是體育課中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體育課成功開展的重要環節。體育教師通過熱身環節,讓學生擁有高昂的參與熱情,足夠的積極性,才會使接下來體育教學效果更佳,并有效鍛煉和增強學生的體質。在以往的田徑教學中,教師通常是通過指導學生圍繞操場慢跑,或做體操的方式,進行熱身。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形成枯燥感,進而對參與體育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減弱。為了有效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需要革新熱身教學環節,設計新穎的體育游戲,來代替以往熱身方式。
比如,在開展“短跑”田徑項目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聽數抱團”游戲。并在游戲開展前,準備歡快的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以接下來的熱身環節,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你們說好嗎?”。學生聽到玩游戲就會將注意力,主動集中到體育教師身上。接下來,教師再對游戲加介紹:“當同學們聽到音樂想起時,同學們就在指定的區域內自由活動。并且,隨時準備與其他同學抱成一團。當聽到相應的數字后,同學們就要迅速與周圍的同學抱成一團。比如,聽到數字‘8’,同學們就8個人抱成一團;聽到‘12’,同學們就12個人抱成一團。之后,教師會檢查具體抱團情況。若哪一個團的同學人數不符,就需要表演節目。或者,是哪些同學,沒能與其他同學組成團,也需要單獨表演節目。同學們都清楚了嗎?”。當學生回應教師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入游戲。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心情會十分舒暢,同時也會讓其肢體活動更加靈活,關節的柔韌性和反應速度也會有效提高。此后,教師在開展短跑教學,學生也會以飽滿的狀態,參與其中。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熱情積極性和興趣,還會讓教學效率明顯提升。
二、立足運動要求,導入個性化體育游戲
在小學體育田徑教學中,一個學期通常會重復固定的運動項目,學生長時間進行同樣的訓練,難免會出現情緒低落的現象,從而會直接影響訓練效果,讓學生的體育水平提高受到阻礙。而體育教師結合田徑運動項目的要求,設計和導入個性化的體育游戲,就會讓學生的課堂感受完全不同,并讓其體驗到許多新鮮感。一方面,可以讓教學成效明顯提高,一方面,也會讓學生對體育課越來越喜愛,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比如,“長跑”這項田徑運動項目,不僅需要學生把握好起跑動作,調理好呼吸頻率,還要讓學生掌握彎道跑的技巧。教師在訓練學生的體能的同時,讓學生掌握這些運動技巧,才會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學習和訓練,教師就可以將以往單一的長跑訓練,用“圓圈跑”游戲來代替。即,在游戲開始前,在操場上畫出兩個周長在400米左右的圓圈,之后再讓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站在圓圈的開始點位置。當教師下達“開始”口令后,兩個小組的學生就需要快速圍繞圓圈跑步。哪一個小組的同學,最先完成賽程,即為取勝。失敗方,則要表演節目。通過游戲,會在有效鍛煉學生體力的同時,讓學生快速掌握彎道跑的技巧。同時,還會有效促進學生的團結意識。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在游戲開展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讓學生領會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思想。以此,不僅會讓田徑課充滿活力,還會讓學生喜歡上田徑運動,并不斷增強體質。
三、改編體育游戲,幫助學生快速恢復體力
在田徑教學的尾聲階段,學生的肌肉會處于比較緊繃的狀態,課堂上的氣氛也會比較緊張。在傳統教學中,通常體育課尾聲階段,教師會讓學生自由活動,以此來緩解其肌肉狀態和緊張的課堂氣氛。對于學生而言,自由活動這種方式,并不能很好緩解學生的身體狀態,讓課堂氣氛良好過渡。為此,體育教師需要導入體力輸出少,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體育游戲,作為課堂尾聲階段的教學內容。對此,教師可以立足一些適合學生跳的舞蹈,并將其改編成體育游戲,既可以滿足趣味性的要求,還不會讓學生輸出過多的體力。并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恢復身體,讓其快速放松,以此良好應對接下來的文化課程學習。
比如,在短跑的田徑運動項目中,學生經過課堂上的體育訓練,腿部肌肉會處于十分緊繃的狀態,體力也會比較匱乏。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就可以將“竹竿舞”這個舞蹈加以改編。“竹竿舞”這個舞蹈需要學生能力配合,并積極跳躍,完成相對應的動作。體育教師加以改編,就可以將其簡化和創新。首先,教師需要課前準備好輕松、和諧的樂曲,用以配合游戲進行。其次,教師可以將“竹竿舞”中,多個竹竿共同擺動,改編成兩根竹竿同時擺動。同時,將其中繁瑣的動作,改編成簡單跳躍的動作。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可以讓學生分成六人一組,先由兩名學生負責跟隨音樂擺動竹竿,再四其余四名學生手拉手在竹竿上進行簡單跳躍。之后,在輪換學生角色,保證其都可以參與到跳躍的游戲中。通過游戲的導入,會讓學生快速放松腿部肌肉和恢復體力,并愉悅身心,課堂上的氣氛也會十分輕松,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結:
在小學田徑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來教學,十分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不僅會讓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明顯升高,還會讓體育課的教學效率得到好的提升。小學體育教師要注重不斷創新體育游戲,并將其合理應用到體育課的不同環節,才會更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會讓學生的體質、田徑水平同步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貽旭.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田徑,2021(01):74-76.
[2]葛蓉.體育游戲在小學田徑教學中的實踐策略[J].田徑,2020(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