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揚
摘要: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的學習內容,其中勞動教育的學習能夠學習學生的協調性和體能,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勞動特長。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小學勞動教育事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很多有特長、有愛好的學生可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勞動教育學習要能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抓住機遇,轉變觀念,規范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共同發展。
關鍵詞:全面發展;中小學:勞動教育
前言:
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勞動教育的學習課使比較缺乏的,很多學校沒有相應的老師和教學資源,學生對勞動教育課的了解僅僅局限于理論課的學習,因此很多孩子在勞動學習方面會受到限制。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課程的勞動教育學習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生存中謀求發展;而學校也不能再將單科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全部,要追求綜合全面發展,讓學生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加強學生勞動教育的全面性的重構和教育。
一、勞動教育重構要有目標
勞動教育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松一松則功虧一簣,緩一緩則前功盡棄。所以,每一周安排學習課程的時候,都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做一個計劃表,確保每一次學習都能做到位。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科學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證基礎學習,也要能有所提高,也不可給學生造成過度的緊張感和疲勞感。在勞動教育的重構過程中也要結合實踐性,所謂實踐性就是要求勞動教育教學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的特點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學生提高的具體實踐體驗來完成教學活動,從而不斷的創新教學實踐環境。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時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勞動教育的重構效果也會大大提高。
例如:以學習“小木工”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展示,讓學生初步了解加工技術的變化和發展過程;學生能夠了解和認識一些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和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實驗方法。教師在進行此次課的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制定一個嚴格的學習計劃,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嚴格監督,保證學生的學習的效果。在木工技能學習過程中,基本技巧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要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就嚴格要求,最終才能在實際的練習中體現出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勞動教育重構要有整體性。
全面發展的視域下,勞動教育的整體性的教學要求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講授過程中要注意理論和時間想集合,把學生作為一個學習的整體,引導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這樣不僅能鞏固所學知識,也能掌握勞動教育學習過程中的技能。中小學生在進行勞動教育學習的時候,對于規則的理解會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是一味的追求是否考一個好的分數,對于學習中的其他技巧的掌握知識的理解還不能夠很好的完成,所以教師在進行學習的過程正要強調學習時整體的作用,既要把學生看作一個整體,最大限度的發揮勞動教育重構的效果。
例如:以學習“走進廚房”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學會挑菜、整理蔬菜、洗菜等相關工作;學生能夠炒一些簡單的家常菜,學會勞動,學會欣賞和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講解剔菜和洗菜有哪些基本的步驟和具體的方法,然后還要強調剔菜和洗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在學生對于這些基礎的步驟完成的比較好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指導學生回家在父母的引導下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制作完成后還要進行廚房的清潔,這也能夠進行勞動教育的有效整合,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養成積極、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的好習慣。
三、勞動教育重構要有復合性
學生勞動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教學課程的重構不是某一個學科或者某一個時間段內就能夠輕易達成的。它需要各個學科和各項素養的參與,尤其是在勞動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把課堂上教師的理論知識的實踐教學中的操作聯系起來,還要結合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情況,幾個要素結合起來才能有一定的深入和思考。不斷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以復合性原則為指導,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學習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考,理性分析。在勞動教育的學習過程學生要考慮集體的作用,也要考慮每個學生在最終的表現中所發揮的作用。每個學科之間的重構學習要互相配合,會選哪個促進,才能在最終的整體性的表現中體現出各自的作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勞動教育重構要轉變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的整個內容會影響教師對于整個勞動教育工作重構的看法,并且教學思想也會影響教師的具體教學工作。教師時為人師表的典范,要重構學生的勞動教育學習的協調能力,作為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一種創新的思維,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都要講究一定的教育觀念,注重勞動教育課程教學的密度、強度、學生的勞動教育綜合能力。勞動教育全面素質要提高,教學活動不能過于枯燥、乏味。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觸動性。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勞動教育知識的學習,掌握勞動教育相關技能,將勞動教育課變成極具趣味的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有一定的思考和創新性行為。
總結:
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全面發展的重構工作相對而言比較困難,學習時間長,學習難度也比較大,老師和學生都要有耐心,進行持之以恒的學習,全力以赴。但是在重構的過程中也不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技能,對于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也要不斷加強。十年之計,在于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教師應當傾盡全力,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切實為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的重構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石明春.淺談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勞動教育發展思路[J].考試周刊,2021,(2):13-14.
[2]馮振飛.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修課[J].遼寧教育,2020,(22):15-17.
[3]遲寶策.學生全面發展視角下勞動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20,(5):73-76.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弘文小學 25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