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貞
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體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如果能做到“守土盡責”,到了中學階段就不會因為學生還沒掌握小學的運動技能,而只能無奈的進行低級的重復教學。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如果做到“守土盡責”,中學、大學循序漸進,才能實現體育課程“一體化”。本文對小學階段實現體育課程“一體化”,筆者在實踐中總結并提出體育教師要“守土盡責”的觀點。
1 克服“守土盡責”中的困難
相信很多體育教師都有“守土盡責”的初心,但往往是在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而辜負了學生、辜負了體育課堂。要實現小學體育課程的“一體化”,首先要克服困難,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1.1 通力合作、解析教材
體育教師對教材解析透徹了,才有可能對體育課程實現“一體化”做到“守土盡責”。教師對教材理解的深淺是上好課的關鍵,我區作為教育強區,對新入職的教師在第一年、第三年和第五年進行了分層次、分階段的教材培訓,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體育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但培訓畢竟只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果要理解透徹還需要教師個人和體育組不斷的鉆研。首先要對教材進行縱向解析,解析同一個教材在不同水平中的重難點和要求。再進行橫向解析,解析同年級中每一個教材的重難點和要求。筆者學校充分發揮體育教研組集體備課的力量,每人負責解析一個教材,縱向解析每一個教材在不同水平中的學習內容、重難點、要求和評價;橫向解析同一個水平每個教材的教學內容以及課時合理占比,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匯總呈現,讓人一目了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整個體育組通力合作,事先制定教材解析框架和要求,并且每個教師對自己所負責解析的教材要高度負責,解析出來的教材才有價值。
1.2 合理分配、銜接到位
課時的合理分配,是確保學生運動水平達到課程目標要求的前提保證。學生的練習有了量的積累,才能有了質的變化。課時分配時要關注每一個教材橫向的“一體化”和縱向的“一體化”。例如:首先,要進行橫向的課時合理統籌分配。不同的教材在學期計劃和學年計劃中所占課時的比例,要進行統籌安排,不能受教師個人喜好、專業、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而讓不同的教材在學期、學年的課時安排中失去合理性和科學性。其次,每個水平銜接到位。每個水平的教學任務在相應的水平完成,同一個教材在三個水平所需課時,以及每個水平各需要多少課時,才能讓學生完成和掌握教學內容,需要進行縱向的合理統籌安排并銜接到位。不能因不同年級不同的教師教學而缺乏合作,忽視了教材在不同年級或不同水平中的銜接,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學情的不同做出適當靈活的調整。所以課時的合理分配和每個水平的銜接到位,才有辦法要實現小學體育課程的“一體化”,這需要每位體育教師“守土盡責”。
1.3 課內統籌、課外互補
學生除了體育課堂上的學習與鍛煉,還有課堂外的學習與鍛煉。特別是國家提出“體育與藝術2+1”工程后,許多學校都采用了社團和興趣小組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特長。筆者學校是體育舞蹈的傳統校,一至三年級每周有一節的體育舞蹈課,也設有舞蹈社團,每天的大課間全校跳完“牛仔舞”和“拉丁舞”,再進行廣播操和冬季長跑。長期堅持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耐力素質,也增強了學生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于是筆者學校的體育教師在課時安排時,體操類的課時會安排得相對較少,因為學生掌握得很快。耐力、柔韌、協調類的素質練習也會相對減少,多向其他項目傾斜。同時也要合理安排體育知識與健康知識的課時,使學生能夠全面協調發展,實現課內外“一體化”。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有一顆 “守土盡責”的仁愛之心!
2 提高“守土盡責”中應有的能力
“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小學體育教師要在實施“一體化”中做到“守土盡責”,要了解時代的脈搏,具有適應時代需求所具備的能力:
2.1 加強學習、育時代新人
新時代背景下,《意見》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守土盡責”,首先要加強學習。學習國家對體育教育培養的新理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新方法,才有辦法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學生。例如:筆者2001年參加工作,當時提出快樂學習的理念;后來又掀起了素質教育的浪潮;現在又提出了核心素養、“五育并舉”,提出了大中小學體育課程“一體化”。每一個文件精神的提出,都讓筆者感受到是國家為了能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風向標都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每一個階段對教師都賦予不同的使命,對學生都會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筆者今年執教六年級,要接受省級抽測,抽測項目是“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接單手投籃”和“前滾翻交叉轉體接后滾翻”,這兩個項目雖然教材里都有,只是把它們組合起來練習。但這兩個項目讓筆者回想起,自己是進入體育院校大學里才學的。雖然要求和掌握的標準不同,但沒有循序漸進的積累,作為體育專項學生的筆者都倍感吃力。筆者不希望自己的學生也重蹈覆轍,所以不敢閉門造車,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對學生“授之以漁”,擁有“守土盡責”的能力。
2.2 立足課堂、認真落實
立足課堂、認真落實“一體化”的根本,就是要認真落實國家的教育政策。國家再好的教育政策或是教師學習了再好的教育理念,最終都是要通過教師落實于課堂,受益于學生才能算修得正果。在參與“一體化”實驗的時候,筆者學校體育組開展了多次的研討,全組成員并以此為契機,對教材進行進一步的解析,重新對課時的統籌分配進行了更合理的調整。在測試密度和負荷的過程中,讓年輕的新教師學習了監測方法,讓上課的教師了解了課的密度和負荷,讓全組教師在參與實踐中成長。對年輕的教師,還結合師徒幫扶模式,導師會讓徒弟根據密度和負荷測試出現的問題,從新磨課上課。所以立足于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是落實“一體化”做到“守土盡責”的根本,離開課堂、離開學生,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都如同紙上談兵。
2.3 反思不足、提升自我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有利于“一體化”的實施更加細致和深入!如果體育教師每天面對自己的課堂也能提問三個問題:課前“我認真備課了嗎”?課中“學生上得開心嗎”?課后“我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嗎”?如果沒有做好就及時“亡羊補牢”,爭取下一節課做好,不僅對學生還是對教師個人的成長都會受益匪淺。筆者教六年級整個年級的體育課,六年級的學生正處青春期初始階段,課堂很難組織,教學任務經常難以完成。在開學初,筆者經過一番思索后,對全年段五個班級中的三個班級,進行了這樣三個問題的提問實踐教學,另外兩個班級照搬教學設計,沒有提問也沒有反思更沒整改。一學期后筆者發現自己對教材更加熟悉了,參與實驗的班級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上課的興趣更高,期末體質健康的成績也比另外兩個班級高出許多。經過這次實踐也讓筆者意識到,落實“一體化”要“守土盡責”在過程中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我們在咨詢專家的同時,自身也要具備反思的能力,在反思中發現不足,在不足中改進,在改進中成長,努力提升自我。
3 加強“守土盡責”中的擔當
實現大中小體育課程的“一體化”,可以說是時代對體育教師的呼喚;是國家對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賦予體育教師的使命;是學生對體育課堂是否喜歡的傾訴;所以體育教師應有“守土盡責”的擔當。
3.1 思想擔當、努力踐行
“一體化”的實施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是任重而道遠,百年樹人改變和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任落在體育教師的身上。體育教師“守土盡責”看似容易實則艱巨,所以在思想上要敢于擔當,思想上重視了行動上就會充滿動力。“一體化”通過體育課堂密度和強度的監測,可以讓教師用數據更加客觀地審視自己的課堂。通過課程的調整,更加合理高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練習興趣的提升。體育教師只有主動擔當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促進“一體化”的落實,也是努力實現“守土盡責”的根本要求。
3.2 職業擔當、堅守付出
對體育教師來說,對于教育更要有“安貧樂道、恬與進取”的情懷,有這種職業的擔當,才能在烈日或寒風中堅守對體育教育事業的付出。語數英學科有各階段考試監測,可以用成績直觀的評價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師的教學水平。而體育學科,除了每學年的體質健康測試和概率極低的各級抽測,并沒有太多的評價標準衡量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師的教學水平。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上報,也沒有過程性的監控,完全靠教師個人的自覺與誠信上報,而學校對體育學科的管理,往往更看重的是體育賽事的得獎。所以教師對體育課程的落實和教學過程的自律,完全靠教師個人對教師職業的擔當,和對教育事業的付出。
3.3 協作擔當、守土盡責
一個人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一群會協作且有擔當的人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到極致。一個體育教師很難靠個人的力量落實小學體育課程“一體化”,例如:學校班級數多,體育教師多,要讓整個學校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落實體育課程達到全校的“一體化”,就要求體育教師通力協作。筆者學校有11個專職體育教師,有33個班級。學校為了教師能更加熟悉各水平的教材,通常會安排相對固定的教師擔任低、中、高年級的教學,有的年級班級數多有兩三個體育教師任教。這就要求教師之間要有協作的擔當,不但要與任教同年級的體育教師通力協作,也要與不同年級不同水平任教的體育教師通力協作,有了協作的擔當,才能讓“守土盡責”發揮最大化。
落實體育課程“一體化”不是單純的口號,是授道解惑、不誤人子弟的詮釋。“守土盡責”雖有于素梅教授的模塊標準,更要有教師的傾注與付出。困難與努力、堅守與付出,衡量的更是一名體育教師對教育這片沃土的辛勤耕耘,“守土盡責”是對教師職業的負責,要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澆灌出時代的參天大樹,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的負責、盡責!
課題:福建省思明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綜合課題“基于數據分析的小學體育課堂語言互動研究”(課題編號為Z2020X005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市蓮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