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散打課程在高校中廣泛普及,許多高校的體育課開設了武術散打的課程,但在武術散打課程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教學資源缺乏、武術散打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為了滿足學生對武術散打課程的學習需求,推動武術散打課程現代化發展,需要對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而 “互聯網+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就是通過將互聯網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構建開放的應用平臺,共享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1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性
1.1 社會背景下的推動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改革,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情況,高校武術散打課程也應當與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革創新武術散打課程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武術散打的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率課堂,高校武術散打課程引入互聯網技,是與社會相接軌,順應時代的發展,促進武術散打課程現代化發展。
1.2 長遠發展下的必然之路
“互聯網+高等教育”符合時代發展規律,具有非常遠大的前景,高校武術散打課程在發展過程中任重而道遠,高校武術散打需要融入互聯網技術,對教育模式進行創新,采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程形式,促進武術散打課程長遠發展。教師在設計散打課程教學方案過程中,要突出教學優勢,優化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校武術散打課程長遠發展,所以與互聯網相融合是高校武術散打課程在發展中的必然之路。
2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研究
2.1 提倡和加強開設網絡公開課程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應當借助互聯網技術,開設網絡公開課程,創新課程教育模式,構建網絡智慧課堂,建設資源共享平臺,促進教學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學習渠道,網絡公開課程可以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對武術散打的了解。比如四川大學的武術散打教師將散打的注意事項、重要動作等教學內容通過錄制微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開發適用于高校的武術散打運動軟件
在現實生活中,武術散打專業教師缺乏成了阻礙高校武術散打課程中的主要問題,高校武術散打課程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共享專業散打教師資源,高校可以研發一款武術散打運動軟件,軟件的主要內容可以有相關的武術散打知識、動作指導以及武術散打教師在線互動等功能,讓學生在運動軟件中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掌握武術散打的方法,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專業散打教師不足的問題,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四川大學在進行武術散打課程中,可以讓學生下載專業的武術散打運動軟件,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2.3 建立一體化教學的武術散打教學方式
武術散打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學生具有一定的防身技巧。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應當采用一體化教學,創新武術散打的教學方式,在課上,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教師現場指導學生注意散打動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后,學生可以通過 QQ、微信等客戶端建立交流群,學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及時解決課后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共同進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重慶大學與四川大學在線上共同組建武術散打交流群,兩個學校的學生可以共同交流武術散打的心得,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切磋,激發學生對武術散打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線上安排線下散打比賽,相互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
3 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應當開設網絡公開課程,構建資源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學習渠道,高校合作開發武術散打APP,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軟件支持,解決專業教師不足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接受高質量的課程教學,建立一體化教學武術散打方式,創新散打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提高課堂的效率,促進我國高校武術散打課程現代化發展。
基金項目:大數據背景下成渝雙城經濟圈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研究,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研究計劃青年項目(項目編號:KJQN202000509)。
作者簡介:魏勝輝(1982年-),男,河南洛陽人,重慶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術理論與教學實踐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