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 要】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改變了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對歷史教學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形成了一些教學問題與困惑,令許多教師苦惱不已。基于此,本文將以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與困惑展開分析,同時分享一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歷史? 教學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35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潛在或隱藏的問題逐漸暴露在師生的視野之下。同時新課改與傳統教學之間存在的矛盾也導致了不少新問題的出現。這些教學問題的存在,在很多時候都會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更好地推進歷史教學工作,保障教學質量,筆者在教學中將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教學問題和困惑進行了一定的歸納,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進行了解決對策的探索。下面,筆者將對此展開一定的分析。
一、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與困惑
(一)課堂教學缺乏規劃
課堂教學最能體現出一名教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同時課堂也是學生汲取知識、學習課程內容最重要的陣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夠學到越多的東西。然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許多教師對課堂教學缺乏規劃,習慣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來進行知識講解,或者是在課堂教學中照搬他人的教學經驗等,未能實現對歷史教材的深入研讀,也未能很好地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難以有效地顧及學情。這使得新課程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出現了很多問題,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習效果也不突出。
(二)教學時間緊湊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學大綱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轉變方向,就是希望將教本轉變為讀本,希望能夠借此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歷史書本更好地認識和思考歷史問題。這樣的教學轉變在一定程度上使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入,因為教本轉變為讀本使教材可以挖掘的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接觸和處理的各種參考資料也變得更加龐雜。而無論是要將歷史知識學習得更加深、更加豐富,還是要更好地去處理各種學習參考資料,都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時間本就十分緊湊,教師的教學任務也非常繁重,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的同時,可利用的教學時間所剩無幾。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出現的轉變則進一步壓縮了教師的教學時間,讓教師的教學時間變得更加緊湊,使教學矛盾變得更加突出。
(三)過于依賴現代化教學技術
現代化教學技術是目前許多高中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途徑和工具,同時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進行教學也是教師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因為現代化教學技術具有交互性強、表現力強、圖文并茂等優勢,對于建設教學課堂、增加教學趣味性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度、盲目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工作的情況。以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例,多媒體教學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應當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多媒體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手段。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手段,大肆吹捧多媒體教學技術,夸大了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與作用。這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發展方向與要求,十分影響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教學深度不夠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文化浩如煙海,在無窮無盡的歷史文化中更是蘊藏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所以在開展歷史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歷史知識,更要以這些歷史知識為載體,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以便更好地將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著眼于知識教學,缺乏對歷史教材的深度挖掘,導致教學深度不夠。所以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并未真正觸及歷史學習的核心,導致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解決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問題與困惑的對策
(一)合理規劃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要努力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認真研究新課程改革,圍繞教學大綱對歷史教材進行深入研讀,同時細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為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更加合理地規劃和安排課堂教學活動與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進行建設,使歷史知識滲透在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有效的培養,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充分把握教學時間
面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給教師教學時間帶來的壓力,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接受更多的新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等進行創新。對此,教師不能一味地相信多講就可以多獲這樣的教學思想,要減少教學灌輸行為,在教學中更加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才能夠在歷史教學中更好地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和主動者的地位,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更好地體會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還應當對教學工作進行一定的調整,盡可能將教學時間都利用起來,使教學工作變得更加緊湊高效。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上面花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對教學工作進行更好的構建,使其變得更加高效合理,努力在更短的教學時間內有效地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歷史知識。這樣能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節約教學時間,同時也能為開展歷史教學爭取更多機會,增加教學時間。還可以有效地緩和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學時間緊湊這一教學矛盾。
(三)適度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
作為教師,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現代化教學技術擁有十分強大的教學優勢。運用這些現代化教學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可以讓教師教得更加輕松,學生學得更加快樂。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具有全面的考慮,不僅要看到現代化教學技術所具有的優勢,同樣也要看到現代化教學技術存在的不足。如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才能夠更好地堅持從實際出發,更加合理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將現代化教學技術與合適的傳統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使其共同服務于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四)深度挖掘歷史教學內容
對于新課改以來的高中歷史教學來說,深度挖掘歷史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教材中的一個歷史事件,一個歷史故事,甚至涉及的一個成語,其背后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精神。而這些都是用于教育和培養學生歷史涵養極好的素材,通過挖掘這些內容,并且將其引入到歷史課堂教學中,既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又能夠讓學生對我國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有更好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中更多地學習和繼承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與精神。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這些內容潛移默化地變成學生的內在品質,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培養,讓民族文化與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定會暴露得越來越多。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探尋解決對策,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穩步前進,同時帶領學生更好地在歷史事件中探索和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