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玲
【摘? ? 要】在過去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過于看重,忽視了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沒有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力度加強,在現階段的初中教學實踐中,教師也要改變自身教學觀念,明確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目標,基于STEM課程理念的應用來展開相關教學工作,構建高效初中生物課堂。
【關鍵詞】STEM課程理念? 初中生物? 學科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70
STEM課程理念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引領著一種更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它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與當前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培養要求不謀而合。以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為例,教師應當對STEM課程理念有深入的研究,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將其合理融入,圍繞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來優化各個環節的工作,將STEM教育理念的價值充分挖掘并展現出來,改進生物課堂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使初中生物課堂更加符合新時代下的人才培養要求,讓自己的教學工作卓有成效。基于對STEM課程理念的合理利用,初中生物教師自身也能夠獲得成長,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不斷提高,為學生的高效學習、長足發展保駕護航。
一、STEM課程理念概述
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的,科學教育在于引導學生對世界形成客觀的認識,能夠解釋自然和社會生活的規律;技術和工程教育則是讓學生能夠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學會改造世界,實現創造,學會和自然界和諧相處,能夠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數學教育則是作為支持技術和工程教育的主要工具。STEM課程理念重點是要求教師對學生加強四個方面的教育,即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知識,理解自然界,主動參與到對自然界的影響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學生能夠具備技術和工程素養,也就是可以進行創造和應用、管理和開發、理解和評價等方面的能力;數學素養則在于學生能夠對復雜多樣的問題進行解釋,能夠主動去發現這些問題并做系統的表達,最后解決這些問題。綜上,將STEM課程理念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就是實現從傳統重視學生學科成績到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轉變,意味著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圍繞學生的發展需要著手優化教學實踐。
二、基于STEM課程理念培養初中生生物學科素養的策略
簡而言之,STEM課程理念就是要讓學生明白生物學科是學什么的,為什么要學習生物學科的內容,在掌握生物學科的知識后應該做些什么,在現實生活中應當如何去做。對于這些問題,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明確學習目標,設計任務活動,引導自主探究
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為學生設計一些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比如在《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一節的學習中,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可以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即能夠對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概念形成清楚的認識,對比二者的區別,說明這兩個行為對于動物生存的意義。然后教師課對學生設問:“通過對教材的閱讀,你可以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先天性行為的概念嗎?先天性行為是由什么決定的?蜘蛛織網、小鳥筑巢這些屬于先天性行為嗎?后天學習行為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根據這一系列問題,學生就可以展開深入的探究,結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在對實驗進行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科素養不斷提高。
(二)加強實驗教學,健全實驗環境,落實教師指導
作為自然科學中重要的內容,生物學科也需要依托于實驗才能夠展現其成效,很多抽象復雜的生物理論知識都可以通過實驗進行驗證,便于學生加深理解,形成深刻的記憶。在STEM課程理念中,實驗也是核心。生物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積極為學生創設健全的實驗探究環境,在學生展開實驗活動時,教師一定要落實自己的正確指導,確保學生實驗學習活動的順利完成,并為學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比如在《真菌》這一節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展開制作孢子印以及模擬實驗的活動。依照在理論授課過程中的教學流程,由學生明確目標,教師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支持,結合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展開分工合作,根據具體的問題來調整和變化實驗條件,定時做檢測,利用詳細的數字和文字撰寫實驗記錄,提出更多的問題,解決學生存在的疑惑,最終得出一份完整的結論報告,這樣既使學生的多學科能力得到有效培養,還進一步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幫助學生養成科學探究的精神,樹立生命觀念。
(三)優化課后評價,組織匯報交流,學會反思總結
不論是對于STEM課程理念的融入,還是新課標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本質上都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在完成了課堂教學工作之后,課后的評價工作也必不可少。生物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展開匯報交流活動,幫助學生回顧、搜索自己在討論互動和實驗探究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學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其學習思路和實驗結果也會有一些不同,這些差異最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在組織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時,教師就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到互動中來,將自己的想法做公開表述,將實驗過程一一披露,把各種細節完整地展示出來,使得學生的實驗結論有理有據,其他學生要認真傾聽,做好相關筆記,取長補短,學習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在對比和參考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避免在下次的課堂學習中犯同樣的錯誤。如此一來,學生才可以對自己的生物學習有更加確切的把握,在后續的學習中才會更有效率,這對于學生的整體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STEM課程理念已經在一些教學實踐中得到了應用,從結果來看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整體而言,STEM課程理念在我國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文章以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為例,就STEM課程理念和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進行了探討,說明了其廣泛的教學價值,對改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生物教師還應當對STEM課程理念有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探尋更加有效的教學路徑,使其更好地發揮優勢,也可以為其他學科教學實踐的應用提供一些借鑒,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