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摘? 要: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很多學校都把德育為先作為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在一所學校里班主任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目前,大部分中學里,班主任又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工作的主導者,對幫助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全的思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作為研究內容,就當前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現狀加以分析,同時提出以德為先理念下,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開展策略,旨在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理念、加強教學環節德育滲透、拓寬德教育途徑等方法,以此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德育為先;班主任;德育工作
德育為先,是在堅持德育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其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的發展。中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同樣也是學生品行、人格塑型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中,班主任作為中學生主要負責人之一,如何將更加先進的德育思想教育傳輸給中學生,成為了目前教育領域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首席”地位
中國儒家思想提倡德育育人,要求培育人才要德育為先。德育教育對學生對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隨著新課標下,教育體系的改革,明確指出要完善學校班主任制度,選派思想素質好、風險精神和綜合能力較高的優秀教師。由此可見,班主任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和承擔者,也是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首要對象,這意味著班主任是德育為先這一教育理念的首席。
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現狀分析
(一)教師自身德育理念陳舊
雖然我國各級教育部門不斷強調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下,部分班主任對學生德育培養的意識仍然停留在通過思政課程、書本知識進行簡單的德育教學。例如,通常班主任會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其更多的是對學生各科成績過分關注,班會中談論最多也都是與學生成績有關的內容,即使是德育班會,班主任往往也只是利用一些德育書籍,教學生一些簡單的文明離異以及簡單灌輸一些儒家思想等。另外,班主任在對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方面重視度不高,這就使得為人師表的內涵無法更好的體現,更沒有深入思考自身的外在舉止、談吐,內在品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二)忽視對學生教學環節的德育意識培養
班主任忽視對學生教學環節德育意識的培養,其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班主任在授課環節,沒有充分利用所教授的學科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德育行為的培養。眾所周知,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中,盡可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培養,才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另一方面,班主任通常德育教學的重心是學生,而忽略了與同班不同學科教師,進行有關德育教育工作共同開展這一類問題的探討,這就造成德育工作的重擔全壓在班主任的身上,長此以往,這一工作的開展會更加的困難重重。
(三)德育教育途徑單一
德育教育的途徑過于單一,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學校將德育教育沒有落到實處,更多的時候是將其作為一種口號進行簡單宣傳。其次,班主任憑借一己之力,很難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德育教育,而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任務壓力下,又將工作的中心放在學生的學習和成績上。最后,部分家長忙于工作和生活,對其心理健康以及品行的培養關心甚少。社會上有關學生培訓的機構,通常也是以學科培訓和藝術培訓為主,而就心理和德育方面的機構或部門還不是十分完善。最終造成德育教育的途徑單一。
三、德育為先理念下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研究
(一)以身作則,提高自身德育素養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接受完善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其自身的成長更加健康。而在這一階段,班主任的綜合素養對學生德育的培養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就班主任而言,以身力行,尤為重要。
首先,教育的改革和創新需要新時代班主任擁有良好的品行,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有必要將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教學位置上,在中學階段對學生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行為規范、政治理念等進行針對性、有計劃的心理指導和教育。
其次,班主任應該不斷學習新的德育知識,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將中學德育教育切實的落實到實踐當中,讓德育教育具有足夠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從而幫助其形成良好品格的同時,也和學生共同進步,以此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最后,班主任尤其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更高的要求,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讓學生以班主任的行為和思想為楷模,從而不斷完善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意文明用語,對粗鄙的詞語有所避諱,以積極的心態和行為舉止,充分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正能量,使學生在生活中也以班主任的言行和思想境界為模仿對象??傊?,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要從自身做起,只有自身的綜合素養有所提高,才能夠讓學生無時無刻的感受到“首席”的存在,標桿的激勵。
(二)加強教學環節的德育滲透
將思想教育的工作滲透到所有的教學任務中,才能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一方面,學校緊抓中小學教育的過程中,不應該將教育工作單一的放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堂上,而是要以班主任為主,以《道德與法治》課為基本陣地,同時所有學科老師都要充分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陣地,讓德育教育在所有的老師、所有的科目上都開放美好之花。具體來說,班主任應該與本班不同學科的老師溝通,使其在課堂的教育教學中,在保證教學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充(下轉第47頁)(上接第45頁)分的發揮學科育人的優勢,將學生的德育教育滲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德育教學的環節上,可以從德育為先的理念出發,了解德育教育的宗旨,將其滲透到教學體系和學科中,促使中學德育教育具有實踐性。例如,在語文課堂上,充分利用《論語》中孔子的的儒家思想等思想,讓學生對傳統優秀的道德有更為深刻的認知。這樣的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首先要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優良品行和德育重要性,也能夠使其在生活中,學會與人相處之道,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拓寬德教育途徑
拓寬德育教育途徑,德育教育是中學階段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它有利于學生在中學時代就形成較為完整的德育品質,并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德育教育是中學教育環節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學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這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德育教育僅僅由班主任教師個人能夠完成,還需要學校、班主任和全體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共同的教育和引導。
首先,學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和思想教育的場所,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領悟到道德思想對學習和生活的前提。同時,還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德育活動,諸如“我是文明小當家”、“學校文明學生評選活動”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行為文明的重要性。
其次,全體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引導和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前提下,將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貫徹和落實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積極開創教學思想,讓學生愿意接受德育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在思想境界上得到足夠的提升,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最后,家長作為中小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標準。不僅如此,社會是個大家庭,只有社會充分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葛愛春,葛昌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4}(12):102-103.
[2]張愛軍. 從行為規訓到德性養成:學校德育范式變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3]肖慧. 初中新任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曾新基. 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5]熊孝梅. 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6]何莎. 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汕頭市潮南區臚崗鎮港頭初級中學,廣東? ?汕頭? ?5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