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武炳
摘? 要:隨著新課改“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除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外,學生思維意識、道德觀念的培育同樣是學校的一大重要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是職責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更應當身體力行,積極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而努力。和其他年齡段相比,小學低年級學生各項能力仍未成熟,教師德育教育的責任更加重大。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中出現的不足,接下來基于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了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策略,希望能對活躍在一線的廣大小學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和思維的發展階段,人生閱歷不深,而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加之他們的好奇心旺盛,如果沒有受到科學合適的引導,極其容易被錯誤的觀念影響,給他們將來的成長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是使其養成正確習慣和意識的有效途徑。但低年級小學生剛剛步入校園生活,集體意識、規則意識等仍未發展成熟,如何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考驗著班主任教師的水平。小學班主任應當積極主動創新,從多個方面引發學生,實現學生從思維能力到道德品格的綜合提升。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中出現的不足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積極滲透核心素養理念,但仍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并未采取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小學生處在思維的形成階段,而且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不少教師在進行班級時,仍然秉承著舊有的教學思想,不斷大談理論,講述規矩,班級管理工作變成了單純的說教。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內容生硬,形式單薄,只能使低年級小學生一知半解的了解到表面內容,無法使其深層次體會班級工作的內涵,很難獲得學生的響應實踐;還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學生遵規守紀,就是有效的進行了管理,于是將自己當作校園生活中的權威,嚴格規范學生的一舉一動,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嚴加訓斥,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情緒和感受,小學生不僅難以接受,還容易產生畏懼心理,拉遠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極其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
(一)不斷鼓勵,培養紀律意識
和其他年齡段學生相比,低年級小學生思維能力仍在發展初期,缺乏必要的組織紀律意識,提升了班級管理的難度,也為班主任教師提出了挑戰。為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班主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使學生習慣“班級”的概念。但如果教師單純強調組織、紀律的重要性,學生難以理解,效果難以令人滿意。班主任不妨借助心理學“正強化”的概念,在日常班級生活中不斷鼓勵、表揚學生,在其心目中建立組織意識和紀律觀念。
例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小印章,當學生自覺遵守紀律,課堂上認真聽講、作業細心完成時,就在學生的筆記本上留下一個印章。這一階段的學科自我表現意識濃厚,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可以承諾對于得到印章數目最多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使學生形成印章代表的正強化意識,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隨時注意自己的表現,觀察自己是否遵守班規班紀,樹立明確的組織意識和紀律觀念。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階段的學生自制力較弱,這樣的正強化必須經歷一段時間才能收到成效,教師應當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鼓勵學生。
(二)創新方式,激發主動意愿
舊有的班級管理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一直受到詬病。小學班主任必須打破這一點,創新班級管理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自我約束能力,促使其主動完成任務,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可以選擇學生代表,樹立模范,引導其他學生學習。這樣的“學生代表”不僅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班干部,在一些承擔責任的崗位上,例如收發作業,引導紀律的等崗位,可以鼓勵全體學生輪流參與,并由其他學生和教師共同進行評價。這樣的管理不僅使學生逐漸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形成責任意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明白只要表現優秀,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代表、模范,借助這樣的主觀意愿鼓勵全體學生不斷進步。
(三)深入內心,輔助學生成長
低年級小學生語言能力有別,與班主任的交流溝通方式也大不相同。一些語言能力較發達、性格外向的學生會主動尋找班主任主動傾訴;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會隱藏在內心,不敢與他人交流,久而久之,極其容易引起學生不良情緒的堆積,引發心理問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必須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動行動,深入學生的內心,并依據學生個性、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面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時,班主任可以以鼓勵為主,引導其傾訴自身的困惑,并提出有效的指導意見。也可以借助與學生家長的深入溝通,輔助學生成長。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思想水平,還可以幫助其養成正確的習慣,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是小學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班主任應當在清楚認識低年級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從改革和創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班級管理策略,改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在課堂上以平等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教育,逐漸改善不良行為,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孟憲彬.培養學生好習慣抓好入學初體驗——小學低年級良好習慣的養成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4}(05):69.
[2]張佩佩.以人為本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3]王敏麗.小學低年級學段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知識文庫,2020,{4}(08):25+27.
(作者單位:普寧市船埔鎮大福小學,廣東? ?普寧? ?5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