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華
摘要:在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有效滲透德育教學。小學作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非常重視班級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班級課堂的德育教學,進而充分培養學生對道德的認知,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等,有效加強自身行為規范,注重德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115
引言
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責任非常大的工作,因為這項工作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而且關注德育素養發展。德才兼備才是當前社會所需要的真正人才。但是,在傳統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德的教育,過于注重學生才的發展,導致很多學生在思想和行為素養上都不符合社會要求。筆者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結合多年的教學和管理經驗,認為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如果教師傳授給學生正能量的德育知識,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當前小學德育教學問題
(一)工作缺乏規范性
很多小學都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學管理者,沒有制定學校統一化的德育教學和管理條例,也沒有對班主任進行德育教學培訓,導致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沒有規范性和秩序性。很多班主任認為,只要學生在課堂上做到不講話、不搗亂,就證明學生的德育素養提高了。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中沒有確定一位專門負責德育教學督導的領導,導致德育工作效果得不到檢驗,漸漸地,德育工作就流于一種形式,更談不上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缺乏有效的德育教學內容
學生在對德育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雖然在課堂教學當中包含了很多的德育教學知識和內容,也不乏存在一些道德感情的培養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練和實踐,但在現階段的班級管理德育教學當中,對于這些方面的德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缺點,而且班主任也無法有效地將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對班級同學進行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并沒有有效地滲透到班級管理當中,使得學生對德育的學習需求也得不到滿足。許多班主任僅僅只是將德育教學生活化和表面化,只是將課本當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根據自己本身所了解的一些大道理以及經驗來進行傳授。這種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心理年齡嚴重不符。這就對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德育教學理念形成了阻礙。
二、核心素養下培養小學德育的策略
(一)及時轉變德育教學的理念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當中,要及時確立班級管理工作的目標,明確培養學生的主要方向,有效轉變或創新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時,班主任還需要結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注重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全面綜合性人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并得到全面發展。這也是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德育教學效率的提高。不僅如此,班主任在課堂上還應當明確自身對于班級管理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地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征進行研究和分析,進一步結合自己班級課堂的實際學習情況,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合理設計和創新,從而促進學生形成一種全新的德育觀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此外,在課堂之外,班主任還要及時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根據學生在家里的生活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德育學習情況。班主任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修正和改善,促進學生德育理念的形成。同時,班主任通過這種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方式,能夠逐步了解學生的成長和生活背景,并且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二)設置德育教學督導小組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由于班主任在班上所負責的工作事務較多,很多時候因為不能夠權衡各項事務的主次關系,最終無法落實,導致在德育工作上出現空白。所以,學校應該設置教學督導小組,小組負責人應該是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小組成員可以是校內有著豐富經驗的德育教師或研究者。小組的職責是,每天檢查各個班學生的德育表現情況,同時協助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并給予積極指導,提出有效策略。這樣,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了好幫手,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再忙得不可開交。最后,德育教學督導小組在每一學期德育工作總結大會上要對每一個班級的德育工作進行點評,指出優缺點,讓每位班主任有一個學習的機會。
(三)適當利用競爭機制與合作機制
科學合作與正確競爭是德育中的重要元素。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認知能力與技能水平是基礎性的教育內容,而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德育的基礎所在。班主任將競爭機制與合作機制融入班級管理中,是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果,使學生感受到民主、公平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首先,競爭機制可以運用至課堂教學、班干部選舉等多項環節中,使學生充分體會競爭元素的重要意義。另外,合作機制的運用是開展德育的有效方法,班主任可以將合作機制與班級實踐活動形式相結合,從而提升實踐活動開展效果,同時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利用創新思維,將競爭機制與合作機制相結合,發展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德育學習效果。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適當運用競爭機制與合作機制,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方式,小學班主任要充分重視起來,切實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不斷地幫學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習慣。另外,班主任還要樹立正確獨立的教學理念,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教學,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此外,班主任還要清楚地認識到德育教學工作對于班級管理以及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真正地將德育教學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英華.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華少年,2020(17):58-60.
[2]譚亞瓊.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對策[J].科普童話,2020(22):167.
[3]謝成娃.“信息+”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J].天津教育,2019(3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