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姍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終身學習將會成為一個人的必備素養,并且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是否能夠取得成功都與核心素養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這是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初中生學習體育的根基,并且也是初中生全面發展的根本。
關鍵詞:初中體育;核心素養;有效性;教學策略
從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來看,其能夠幫助初中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培養初中生的身心素質,促使初中生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這高度契合了素質教育的號召。對于初中生來說,體育核心素養是檢驗初中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程度以及相關體育知識掌握程度、是否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的重要標準。因此,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點也應該放置在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上,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進而有效促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將這些能力逐漸延伸到學生的各個方面中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
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其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是對專業體育技能的培養,這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必須要注重教授學生運動項目專業知識和技巧,進行分解示范和整體教學,不斷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規范動作,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得游刃有余,同時還能夠將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進行知識遷移,在生活中學會使用所學到的體育技巧,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
(二)體育健康的認知能力
生命在于運動,在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生長和發育的關鍵階段,并且也是教育的起點。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當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健康意識進行培養,從而引導學生形成一個終身學習體育的觀念。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為學生講解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還需要為學生講解清楚參與這一項目能夠達到什么樣的鍛煉效果,以及使用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會對身體產生河陽的傷害等。除此之外,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還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意識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培養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任務
課堂提問作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課堂的導入環節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師在導入時僅僅是用比較直接的語言描述知識點,這樣是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后續的教學也無法有效進行。對于初中生來說,仍然處于一個好奇心比較重的階段,因而教師需要把握住這一點,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資源和素材來設置教學問題,這將會有效提升課堂的豐富程度,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從這些問題中發展疑問,從而對體育知識產生學習興趣,讓興趣再成為學習的內驅力。
(二)立足學生情況,合理設置游戲
對于初中生來說,相較于小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那么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特別是在開展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要深入地了解全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身體健康情況和體育技巧掌握情況等,從而能夠防止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出現意外事件而威脅學生的安全。雖然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但是在心理成熟度方面仍然不夠,那么他們就仍然喜歡游戲,也不會排斥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當中利用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便于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三)組織體育比賽,培養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的培養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和內在修養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對于體育活動來說,其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并且許多的體育活動在開展時都需要進行團隊配合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和效果。尤其是在一些體育比賽當中,團隊合作能力的強化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戰斗力,進而直接關系到體育比賽的勝負。因此,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通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搭建合作平臺,對學生進行有側重的合作習慣培養,促使學生習慣性的進行合作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與體育品德。
例如,在開展4×100米的接力賽這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設定的距離內進行自然快跑,并且在途中還可以加入跨、跳、鉆和爬等方式的障礙。在本次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需要保障每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同時還可以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對障礙物做出增減,在學生活動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活動成果進行總結,如“你認為本小組超越其他小組到達終點的方法有哪些”,此時學生便會紛紛進行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在活動前需要做好熱身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組員之間要做好相互配合等”。在比賽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做出具體客觀地評價,并且還可以句型班級內部頒獎儀式,以激發他們內心的榮譽感。由此可見,教師通過組織體育比賽,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競賽管,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比賽精神以及體育品德。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造教學條件,靈活使用生活中的資源開展教學,使學生對體育學習充滿興趣,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并且通過親自觀察和實踐養成健康行為,塑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品格,進而培養初中生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為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叢晨,何勁鵬.淺談體育核心素養在中初中體育課堂上的培養——評《中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策略與方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120.
[2]?陳金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0).
[3]?杭雪華.探討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及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7):26.
[4]?田迷,劉留.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體育整合課程教學單元的設計探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