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璟華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對學生高考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定的幫助。在做題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的學習能力不強,知識儲備不夠,所以導致即使是學生知道解題思路,但是記不住準確的公式以及快速的解題方法,也會導致學生解題慢、易出錯等問題。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提高學生解題速度以及解題正確率等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探討,期望對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和學生解題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能力;問題;對策
引言:在高中物理中所應用的理論知識以及微觀知識相對較多,這也就導致很多理科生在物理分數上的差距較大,甚至部分學生物理學科的分數可以拉開到四十分左右,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思維,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物理分數。
一、高中物理題型特點
(一)復雜且糅雜
高中物理題目中現在所涉及的知識十分的廣泛和糅雜,需要學生將前期學習的力學知識,運動知識以及各種常規知識合理的應用才能較好的完成解題。大多數題目不會單一的考核一個知識點內容,都會將其余單元的部分知識捎帶一點。如一些力學題目之中可能會包含力學方向分析、力與速度的關系、速率與速度的關系等[1]。這些內容都可以糅雜至一個題目之中,學生在面對這些復雜并且雜糅題目的時候往往會失去解題思路,甚至部分學生會感覺這些問題是超綱的題目,自己不具備相關能力進行解題。另外,高中的物理題目大多是抽象的,甚至一些題目自身就包含了一些答案和需要利用的解題元素,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沒有注意這些細節內容,最終很容易出現于正確答案失之交臂的現象發生。
(二)難度較大,重復性較少
高中物理題目不同于文科題目,理科題目相對來說難度都相對較大,并且物理題目的重復性是相對較少的,文科題目可能就只有幾種題型或者是固定的解題思路,但是高中物理的題目可能只需要更換因變量以及一些簡單的條件就可能是不一樣的答案乃至不同的解題思路,面對這樣難度較大的問題時,教師采取題海戰術顯然是不可取的,這不僅不會讓學生產生解題思路和解題邏輯,反而會限制學生思考能力的發展,一些學生在長時間的練習和背誦之下會習慣性的使用原始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題目一旦出現些許變更學生就會毫無對策,甚至連基礎的分析都不會了。
(三)隱藏條件較多
高中物理題目的隱藏條件是相對較多的,因此教師常常會提示學生重視審題。其實高中物理題目中每一個字詞都值得重視,尤其是一些數字周邊的語句更是需要細讀,一些學生會盲目自信的認為自己對題目以及要求足夠了解,他們一旦拿到試卷就情不自禁的進行作答,最后發現回答的內容與標準答案存在著明顯偏差。高中物理試題中,很多隱藏條件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這些隱藏條件可以分為直接隱藏條件和非直接隱藏條件,直接隱藏條件是學生只需要通過認真審題和分析就能發現在隱藏在提綱中的條件,但是非直接隱藏條件則需要學生進行進一步分析和探索,甚至一些條件需要進行兩次轉換才能得到。
二、高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能力現狀分析
(一)審題能力較差
高中物理學生目前自身的審題能力是相對較差的,尤其是一些物理學習狀況較差,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對物理存在著一種恐懼感,他們不擅長總結和分析,一看到物理題目就會感覺到頭暈眼花,甚至部分學生連著基礎的物理學習公式都沒有完全記住,這也就導致即使是題目中存在著一些隱含的條件學生也無法看出來。另外,教師目前對學生物理的基礎能力培養較為重視,但是對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判斷能力不重視,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學會判斷一個條件對解決題目是否有幫助,最后很可能出現學生在物理題目中圈出了很多的條件和數據,但是最終所需要使用的數據只有三五個,學生在這么多數據之中容易提升錯誤率。
(二)理論分析能力不強
物理雖然是理科學科,但是很多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論公式需要學生進行記憶和理解,教師在加強理論知識教育的時候需要加強學生理論分析能力的教育。現在很多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并不是很強,對一些公式以及知識點都是按照文科知識點進行背誦,沒有完全消化和理解,因此學生在面對新的問題時往往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高中物理解題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還需要學生理解提出問題的人最終想要獲得的答案,這個答案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例如一個提問中最終想要得到的是速度,那么速度有很多方法可以求得,可以通過初始速度、時間、加速度三個條件得到,可以通過力學得到,可以通過其余各種條件得到,那么學生目前只會在題目中尋找固有的幾個條件,沒有掌握從反方向進行推導的理性思維,學生的思考過于被動,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能力依舊不強,因此現在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還不是很強。
(三)學生不具備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需要培養學生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教師教導學生解決物理知識點的方法依舊是采納題海戰術等方法,沒有強調讓學生從多個方向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分析,教師一個問題也都只會思考一種答案和解題思路,自己沒有做出太多的拓展,學生自然不會進行多角度思考[2]。但是,從現在的高中物理試題樣式觀察不難發現,高中物理題目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學生具備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一些答案不僅可以通過一些固定的條件得到,還能通過其余的條件進行驗證,物理公式以及知識點也并非是完全正確和科學的,學生不能喪失探索和驗證的欲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不斷解題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最終學生很可能獲取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高中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提升建議
(一)加強理論指導,做好知識積累
要想完全吃透高中物理題型和知識點學生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理論知識儲備,將高中常用的物理公式了然于胸,對一些不常用的公式也需要能正確的背誦下來,這樣在面對各種題型的時候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另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充分利用錯題集,讓學生自己記錄每次自己做錯的物理題目,長此以往學生只需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和鞏固,一些基礎的知識點以及當時錯誤的原因又能形成記憶,下次再出現同樣的陷阱時學生不會吃虧。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一個單位,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去思考這個單位可以通過哪些公式得到,如:m/s這個單位就是速度的單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判斷速度的單位可以由哪些公式得到,每個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最終很容易就能將這些單位吃透。吃透這些單位之后,教師需要教導學生如何應用這些單位,以后一旦有問題出現了這些單位,教師第一時間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組成這些單位的元素可能是哪些,然后再去題目中尋找這些固定量,最終無論是什么題目只需要學生的知識儲備夠牢固,筆者相信學生一定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現在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過于薄弱還有一個原因是教師過于心急,物理知識本就是抽象并且復雜的,教師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消化之后再進行一些題目的設計,不能讓學生在沒有掌握理論知識的時候就讓學生練習這些題目,這樣學生會容易出現抵抗心理,甚至部分學生會因此放棄物理學科學習。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物理并非是困難的事情,幫助學生塑造物理學習的信心,這樣也對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有所幫助。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能力
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是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關鍵一步。很多高中生在解題時沒有意識到認真審題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學生在解題時還沒有完整的將題目閱讀一遍,最終導致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出現。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不要在看完題目之后就立馬動手答題,讓學生將一些重要信息圈出來,關注題目中的重點信息。另外,教師也需要經常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檢查,教師自己可以出一些存在迷惑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閱讀,將題目中有效的條件選擇出來,不需要讓學生將問題完全解出來,教師通過學生選擇的解題條件判斷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
針對題目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隱藏條件,教師還需要教學生辨別的方法。有時候判斷條件是否有效需要仔細判斷獲得最終答案需要的條件,然后觀察題目中缺少哪些必要條件,再觀察這些必要條件可以通過題目中哪些數據獲得,一般而言高中物理題目最多只會存在兩至三個隱藏條件,因此學生完全不需要著急做題,先用一段時間將所有的條件成列出來,然后找準解題方向,避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走彎路,這樣學生在解題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數據抄錯或者是其余可能導致錯誤的狀況,能大大提升學生解題的準確性。
五、綜合培養學生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不同的題型教師一定要具備不一樣的判斷思維。高中物理考核時間較為短暫,并非所有的題目都需要自己解到最終答案再進行選擇,筆者建議一些選擇題和判斷題教師完全可以鼓勵學生從細節進行判斷,如問題所需要的單位符號,一些數據的合理化以及一些基礎常識等。如一道題目前期有很多計算數據,最終需要的出一個人的步行速度,那么像10m/s、以及100km/h這樣的數據顯然是不合理的,學生完全可以進行刪除。一些基礎常識的判斷題教師則需要讓學生進行不斷的積累和總結,學生再掌握足夠多量的題目時,判斷一些判斷題會顯得手到擒來。在面對一些計算題時,教師則需要鼓勵學生選擇多元化的解題思路,完全不需要按照標準答案的模式走,鼓勵學生自己發掘和探索一些便捷的解題方法。歷屆高考中的綜合題往往都會有很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這些思路和方法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教師要在課堂中多展示這種多角度可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漏洞并進行改正[3]。在考試過程中,教師則需要鼓勵學生使用自己面對這一類問題的解題方法,一旦在解題過程中發現無法解決,一定要學會使用其余的方法進行嘗試,不能讓學生只會利用一種解題思路死磕。雖然考試已經不再是證明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途徑,但是對高考學生而言想要獲得更多的機遇和更高的分數一定要學會變通和多角度思考,多掌握一種解題模式和解題思想可能會多十幾二十分,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盡可能的多為學生講解一些獨特的解題方法,讓學生可以通過廣泛的接觸從而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
結束語
高中課堂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學生獲得良好的高考分數以及踏入更好地學府有著直接的幫助,高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積極探索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具體措施和方案,并在課堂中積極應用,幫助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高的物理分數,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大的機遇去學習更廣泛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青妹.淺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情境創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
[2]月英.淺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000(033):1-1.
[3]楊勇.淺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及規范性[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