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莉

【摘要】目的:對比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早期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影響。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120例開展實驗,選取時間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2組,各60例。參照組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的方法,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在FMA評分的比較上存在差異,觀察組優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給予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可以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21
精神分裂癥屬于常見的精神科疾病,此病具有遷延不愈,易反復發作的特征。而精神分裂癥患者一旦并發腦卒中,便很容易導致患者喪失活動能力。另外受精神分裂癥、腦卒中偏癱的交織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1]。同時,患者的家庭會因此狀況而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臨床應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臨床干預,以此來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繼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诖?,本次實驗將圍繞著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早期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120例開展實驗,選取時間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2組,各60例。參照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48~76歲,平均年齡(65.15±4.67)歲;觀察組男41例,女19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5.71±4.89)歲;經比較發現,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的臨床診斷標準;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嚴重疾病者;拒絕參與研究者;臨床資料不齊全者。此次實驗經我院倫理委員會研究決定,準予開展。
1.2 方法
1.2.1參照組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參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的方法,包括疾病恢復期指導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具體如下:(1)體位護理?;颊咝枰L期臥床,應每2h幫助患者更換一次體位,以防止肌肉痙攣的發生。(2)肢體功能訓練。先要協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即由大關節到小關節,由遠端到近端的被動運動,每天進行2次,每次進行20~30min。其次要進行主動活動,指導患者進行主動地屈伸,若患者條件允許,可在家屬攙扶下盡早下床活動。(3)日常生活訓練。患者恢復早期每天指導患者進行日常行為訓練,包括更衣、取放物品,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抓、握、屈伸的訓練,以此來促進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復。
1.3 指標觀察
觀察80例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采用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價法(FMA),分值同肢體功能恢復情況成正比[2]。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運用均數±平方差(x±s),計數資料運用百分比,檢驗方法行t值、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MA評分比較
統計結果表明,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MA評分無顯著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FMA評分差異顯著,觀察組優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上,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受疾病的交織影響,會出現嚴重的機體功能下降,這便會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嚴重影響。這中間,若錯過偏癱康復的最佳時間,便會造成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減退。此前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便是常規康復護理的方法,但整體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可以在這過程中對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臨床實踐表明[3],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此種護理干預方法的優勢在于,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護理。首先此種護理方法強調了對患者的早期干預,即在患者疾病恢復的初期,便給予患者以必要的康復護理,這便使患者能夠得到有效的護理,從而避免受損部位腦細胞的凋亡。其次,此種護理方法還強調了主動訓練、被動訓練的相結合,以此來指導患者進行被動訓練、主動訓練,同時促進患者盡早開展下床活動。最后,針對此類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情況,早期康復訓練還加強了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以此來緩解疾病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傊?,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可以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這對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而言,有著現實的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MA評分無顯著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FMA評分差異顯著,觀察組優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在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護理中,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此次研究的結果同過往報道一致,說明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具備相應的臨床效力,這主要同此種護理方法的全面性、科學性有關,所以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可以優先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以確保護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精神分裂癥伴發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可以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潘習,王稚,徐嵐,等.偏癱步道的設計及在腦梗死患者早期主動運動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0,v.35(11):88-90.
[2]李莉,姚春鶯,姜亦倫.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9,v.41(9):160-162.
[3]李園園,王麗娜.老年腦梗死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0,v.41(3):31-33+50.